墨大华人学霸自曝:普通公校娃如何逆袭全澳第一医学院?
<div style='font-size:1em;'><p>
在澳洲,申请医学院的中文信息相对较少,很多华人学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进医学殿堂。
</p><p>
有人是正在考虑学医的高中生,有人是在大学阶段准备申请研究生医学院(postgrad),还有人则是奔三奔四,仍然在犹豫是否要踏入医学这条漫长却充满挑战的道路。 </p><p>
而今天的主角,已经是墨尔本大学医学博士(MD)四年级的学生。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59311744108803.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6111744108805.jpg<br></p><p>(截图来自@一铭医学生,妈妈帮已获授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54451744108806.jpg<br></p><p>从VCE到GAMSAT: </p><p>
一路走来的学医经历 </p><p>这位墨大学长的学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p><p>
回想当初,从高中的迷茫,到大学的坚持,再到如今站在病房里向学弟学妹们讲解病例,这一路走来,既有艰辛,也有收获。 </p><p>
他的背景亮眼: </p><p>
ATAR 99.7 </p><p>
GAMSAT 高分 </p><p>
第二语言本地生考入全澳排名第一的医学院 </p><p>
现为墨尔本大学 MD4 学生 </p><p>
但即便如此,他也经历了两次申请才最终踏入梦校的医学殿堂。 </p><p>
在高中的时候,他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VCE上,然而UMAT(现UCAT)成绩不理想,导致他没能拿到任何医学院的offe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18181744108807.jpg<br></p><p>
幸运的是,ATAR足够高,在家人的劝说下,他选择了一所昆州相对冷门的大学,通过两年的本科课程,拿到了直通医学院的机会。</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44941744108809.jpg<br></p><p>
回头看,他十分感激当初父母的“威逼利诱”。毕竟, </p><p>
在澳洲学医, </p><p>
“能上就上,能早就早”, </p><p>
这才是硬道理。 </p><p>
很多人觉得Monash不如墨大,但Monash的医学课程只需五年,而大多数医学院需要六到七年。 </p><p>
实际上,医学学位只是进入行业的敲门砖,毕业后进入专科培训才是职业发展的关键。 </p><p>
然而,他并未就此满足。进入昆州的医学院后,他依然不服输,连续四次挑战GAMSAT—— </p><p>
从裸考到每天一篇作文写足两个月, </p><p>
终于如愿拿到墨尔本大学的offe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58951744108810.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86271744108812.jpg<br></p><p>
他毅然决定退学,回到墨尔本重新开始医学之旅,也算是澳洲独一份的经历。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15731744108814.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3381744108815.jpg<br></p><p>学长的建议: </p><p>
如何顺利敲开医学院大门? </p><p>对于如何顺利敲开医学院的大门,这位墨大学长的建议是:</p><p>
1 </p><p>
充分了解医学院申请机制, </p><p>
有些“隐藏”机会可以利用 </p><p>
澳洲的医学院申请系统并非单一标准,了解各校的录取规则、加分项,甚至不同申请通道,都是提升录取率的关键。 </p><p>
“申请澳洲医学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足够了解申请政策。 </p><p>
因为医学院申请市场偏小,大部分‘专业’人士都是一知半解,往往从多方面收集信息和自己收集阅读每个学校的申请指南才是最关键的。 </p><p>
不同学校是有一些空间来提供给我们利用的。 </p><p>
比如我高中申请医学院时如Griffith医学院在sunshine coast就刚刚开了新的stream,第一年的时候ATAR99.4没其他要求就可以guarantee进医学院了,这样的信息往往是有延后性的,但如果仔细去阅读医学院每年的申请指南是肯定可以注意到的。” </p><p>
2 </p><p>
最大化自己的申请优势 </p><p>
澳洲的医学院申请系统并非单一标准,了解各校的录取规则、加分项,甚至不同申请通道,都是提升录取率的关键。 </p><p>
“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其实不仅仅是说要最大化自己的分数。某种程度上和第一点需要结合起来看。 </p><p>
比如申请postgrad医学院时要的GPA,不管哪个澳洲大学和专业的分数都是一视同仁的。 </p><p>
这种时候如果非要去选择最难拿高分的学校/专业/课,无疑是在给自己增加障碍。 </p><p>
同时不同的学校也会有各种政策来进行加分,比如偏远地区居住超五年,从事医疗行业超过两年,读书期间面临经济压力等。 </p><p>
这种时候需要进行长期规划来提高自己的ATAR/GPA/GAMSAT,但同时也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办法去获得这些加分。” </p><p>
3 </p><p>
放下名校情结, </p><p>
专注于学医本质 </p><p>作为少数体验过两所医学院的学生,我深知——医学院的教学质量,未必和学校的QS排名成正比。 </p><p>
许多小型医学院的教学质量甚至比大名校更高效、更实用。而且,毕业后医院只看你的专业能力,而不是你的母校排名。 </p><p>
4 </p><p>
学医是场马拉松, </p><p>
坚持和反思才是关键 </p><p>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申请医学院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是在学业、临床实习、以及未来的专科培训中不断精进自我。 </p><p>
“有些老生常谈,但是在澳洲学医就是一场长征,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高中毕业就直接进入Monash医学院。 </p><p>
就算医学院毕业了之后也是十年如一日的 training在等待。 </p><p>
我一直觉得医学院录取的各种门槛就是一种筛选机制,是为了筛选之后能在医学院和医生生涯坚持下来的人。 </p><p>
在墨大身边有不少读了两三个本科,已经三十岁的人重新回到医学院学习,也有学姐考了八年 GAMSAT才考进医学院,希望想学医的各位能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79681744108817.jpg<br></p><p>
有家长可能还在纠结: </p><p>
如果打算让孩子走上学医之路, </p><p>
那么选择公校还是私校更好?</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95451744108820.jpg<br></p><p>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学长表示:选择公校还是私校,感觉是本质上学习方面没太大区别: </p><p>
“无论公校还是私校,澳洲的老师水平本身都差不多,最后到高考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是靠补习。 </p><p>
私校确实会有更多人进好的专业,但我觉得学校的影响很少,只不过因为这些家庭本身重视教育而且父母受教育水平高而且也有经济实力。 </p><p>
本质上的区别是其实孩子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私校会把公校的无效学习时间拿来做课外活动,有点像花钱让孩子可以上学的时候有更好的体验。 </p><p>
如果单纯考虑学习的话, </p><p>
我觉得上好的公校或者考精英公校 </p><p>
好过普通的私校。 </p><p>
但我说的完全是从维州来看哈,维州的高考较为公平,稍微好的公校也可以出高分,学校因素不是很大。 </p><p>
我在昆州的医学院同学基本都是Brisbane Grammar这样好的私校或者QA这样的selective公校出来的,感觉昆州可能较为传统的固化一点。”</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08/img_cdn_138_56231744108821.jpg<br></p><p>
对于那些还在犹豫是否要让孩子走上医学道路的家长来说,这位学长的经历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p><p>
学医,不仅是一个选择, </p><p>
更是一种坚持。 </p><p>
只要方向明确,步步为营,终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