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了!澳洲小哥辛苦攒10万买房,就因一封邮件被骗光!
<div style='font-size:1em;'><p>
太惨了!
</p><p>
近日,一名年轻澳洲技工分享了自己如何因一封邮件, </p><p>
而被骗走整整11万澳元首套房购房款的经历。 </p><p>
在现实中,这一骗局正在全澳蔓延。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1/img_cdn_138_3371753103410.jpg<br></p><p>
现年24岁的电工Louis May来自悉尼, </p><p>
去年7月,他通过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六天的努力, </p><p>
终于辛苦攒下首付,并找到一套价格合适的公寓。 </p><p>
在购房流程中,他的律师通过两个不同的邮箱与他联系。 </p><p>
某天,他收到了第三个新邮箱发来的邮件, </p><p>
他当时并没有多想,并与该邮箱进行了几天的往来沟通。 </p><p>
他介绍称: </p><p>
对方通过邮件发给我一份PEXA(Property Exchange Australia)表格, </p><p>
指示我将钱转入一个ANZ银行账户的BSB和账号。 </p><p>
随后他联系了自己的银行,并按照邮件指示,将11万澳元转入了那个账户。 </p><p>
然而,就在房产结算当天早上,他接到了律师的电话: </p><p>
称账户里没有收到这笔钱! </p><p>
May说: </p><p>
我当时还跟他说,我只是照你的指示操作的, </p><p>
结果他说,我从没发过你PEXA的表格! </p><p>
我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懵了。 </p><p>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被骗了!</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1/img_cdn_138_12151753103412.jpg<br></p><p>
根据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数据: </p><p>
2023年,澳人因类似的 “伪造发票骗局” 共损失1620万澳元。 </p><p>
这类骗局往往难以识别,骗子通常会入侵企业邮箱系统, </p><p>
或者伪装成企业邮箱,仅改动一个字母,便足以骗过受害者。 </p><p>
此类骗局高发于涉及大额资金转账的行业, </p><p>
例如房地产、律师事务所和建筑公司, </p><p>
但也开始扩散至汽车销售、旅行社等领域。 </p><p>
ACCC副主席Catriona Lowe提醒: </p><p>
如果你是通过邮件收到付款信息, </p><p>
请务必通过自己查找的电话致电该公司,确认付款信息是否属实。 </p><p>
澳洲金融投诉局(AFCA)也表示: </p><p>
现行法律在保护受害者方面 “非常不足”。 </p><p>
AFCA首席执行官David Locke称: </p><p>
我们已经呼吁很长时间,希望有更完善的立法和监管框架,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 </p><p>
他建议银行尽快推行 “收款人确认”(Confirmation of Payee)功能, </p><p>
即在转账时提醒客户,如果账户名称与账号、BSB不一致,就发出警告,从而减少诈骗风险。 </p><p>
他说: </p><p>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银行其实并不需要核对账号与账户名是否匹配。 </p><p>
May向银行报告后未能追回这笔11万澳元,银行仅提供1000澳元的补偿金,他并未接受。 </p><p>
最后,他在家人帮助下贷款买下了房子,但没钱装修, </p><p>
而且因为贷款额度变高,每月还款额比原计划多出600澳元。 </p><p>
他无奈地表示: </p><p>
我真的真的很心碎,我现在的处境比去年还糟, </p><p>
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很难受...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