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今天多个好消息!
<div style='font-size:1em;'><p>
今天是7月28日星期一
</p><p>
墨尔本天气:阴 </p><p>
气温:8-14摄氏度 </p><p>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1:4.72 </p><p>
内容摘要 </p><p>
1. 马上立法,澳洲买药更便宜了 </p><p>
2.多多益善,全额报销诊所增加 </p><p>
3.又跪一个,美欧达成关税协议 </p><p>
4.有恃无恐,谷歌也来威胁澳洲 </p><p>
5.离谱加一,维珍飞机地面撞车 </p><p>
6.节节攀升,拍卖热度再创新高 </p><p>
1、 </p><p>
澳洲立法降药价 </p><p>
澳洲联邦政府本周将推动一项关键立法,旨在大幅降低药品价格。 </p><p>
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兑现一项重要竞选承诺: </p><p>
提交议案将药品福利计划(PBS)中药品的最高自费价格下调至每种不超过25澳元。 </p><p>
这项法案获得了联盟党的支持,因此预计将在议会中顺利通过。 </p><p>
今早阿尔巴你是在社媒发文称: </p><p>
所有PBS药品,最高只需25澳元,本周我们正努力把这写进法律。 </p><p>
目前PBS药品的价格上限是31.60澳元,这是阿尔巴尼斯政府此前已将原本的42.50澳元下调后的结果。 </p><p>
对于领取养老金和持有优惠卡的群体,药品价格将被锁定在每种7.70澳元,并持续至2030年。 </p><p>
政府预计,这项立法将为澳洲民众总共节省约2亿澳元。 </p><p>
阿尔巴尼斯表示: </p><p>
降低药价是我们帮助民众应对生活成本的又一方式, </p><p>
也有助于压低通胀,这正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8/img_cdn_138_74441753691403.jpg<br></p><p>
2、 </p><p>
全澳全额报销GP将增加 </p><p>
除了药要变得更便宜外,在看病方面澳洲人今天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 </p><p>
根据健康服务信息平台Cleanbill最新发布的数据: </p><p>
澳洲全国提供 “全额报销”(bulk billing,即无需自费看诊)服务的诊所, </p><p>
预计将新增740家,增长幅度高达55%。 </p><p>
这也将成为联邦政府80亿澳元医保改革承诺的核心成果之一。 </p><p>
从各州分布来看,维州预计新增最多,达到233家, </p><p>
其次是新州213家、昆州149家、南澳76家、西澳43家、北领地14家、塔州11家,堪培拉仅有1家。 </p><p>
推动这一增长的,是将在今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一轮财政激励政策。 </p><p>
不过,新增bulk billing诊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非大城市地区。 </p><p>
由于偏远地区的诊所能够获得更高的政府补贴,因此增幅明显, </p><p>
但这些地区的医生数量本身就偏少,医疗资源紧张问题依旧存在。 </p><p>
Cleanbill报告也指出: </p><p>
那些原本就不提供bulk billing服务的诊所,在新政策下也不会主动降价, </p><p>
这意味着不少民众的自付费用还可能继续上涨。</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8/img_cdn_138_70721753691404.jpg<br></p><p>
3、 </p><p>
美国欧盟达成关税协议 </p><p>
意外最后还是没有发生,欧盟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一团糊不上墙的散沙。 </p><p>
当地时间7月27日,正在欧洲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 </p><p>
美国已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 </p><p>
特朗普表示: </p><p>
欧盟将比此前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p><p>
欧盟还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以及1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p><p>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 </p><p>
欧盟与美国双方同意实行统一的15%关税税率,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类商品将适用该关税标准。 </p><p>
冯德莱恩称,这些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将为市场带来稳定性。 </p><p>
不过,媒体后续发现在药品和钢铝这两个关键领域, </p><p>
是按15%还是按特朗普之前单独设立的更高门槛,双方各说各话,存在分歧。 </p><p>
欧盟这笔买卖,算是彻底被特朗普当日本人整了,甚至还更狠... </p><p>
自此,美帝和东大算是正式进入1 V 1 Solo模式。 </p><p>
而澳洲这个小卡拉米,看来的确是要落入被单方面发 “通知书” 那一桌没跑了...</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8/img_cdn_138_79841753691405.jpg<br></p><p>
4、 </p><p>
澳洲或考虑YouTube禁令 </p><p>
要说澳洲被特朗普忽视,可能还真不能怪特朗普。 </p><p>
毕竟别说是特朗普了,现在连美国的大科技都一言不合就对澳洲政府骑脸输出。 </p><p>
澳洲儿童社交媒体禁令计划将于今年12月生效,禁止16岁及以下儿童注册使用社交平台账户。 </p><p>
法案已通过国会,初期涵盖了Facebook、Instagram、TikTok和Snapchat等平台,但YouTube一度被豁免。 </p><p>
不过,澳洲e-Safety专员Julie Inman Grant刚刚建议重新考虑豁免YouTube的决定, </p><p>
并指出研究表明,儿童在YouTube上接触有害内容的频率高于其他平台。 </p><p>
对此,谷歌立刻向通信部长Anika Wells发函, </p><p>
表示如果YouTube被纳入禁令范围,公司正在“考虑法律立场”,并可能提出挑战。 </p><p>
总理阿尔巴尼斯对此表现得很不买账,他今天公开表示谷歌的威胁不会影响政府的决策。 </p><p>
但相比于法律挑战,澳洲更该担心的是这个: </p><p>
根据《华尔街日报》近期的一篇报道,特朗普正在越发频繁地用关税为威胁, </p><p>
迫使世界其他国家放弃实施对美国大科技公司的管控或征税。 </p><p>
此前,加拿大和欧盟对于美国科技企业征收服务税的计划就相继在特朗普的关税高压下流产。</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8/img_cdn_138_90161753691406.jpg<br></p><p>
5、 </p><p>
维珍飞机撞车 </p><p>
最近全球范围内航空业的离谱事故真的是一件接着一件。 </p><p>
一架维珍澳洲航空的客机在墨尔本Tullamarine机场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与一辆拖车相撞,机身受损。 </p><p>
这起事件发生在周日晚间,当时飞机正在进行地面转移。 </p><p>
维珍澳洲航空的一位发言人介绍称: </p><p>
周日晚,一架维珍澳洲的飞机在被拖往墨尔本机场的维修机库途中, </p><p>
疑似与拖车脱钩,导致拖车撞上了飞机侧面。 </p><p>
现场画面显示: </p><p>
飞机机身一侧出现一道明显的裂痕,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修补作业。 </p><p>
事故发生时,机上并无乘客,也没有人员受伤。 </p><p>
该架飞机原本正准备进行例行维护,因此事件不会影响维珍航空周一的航班安排。 </p><p>
就在两周前,Qantas的一架A380飞机才在悉尼机场撞上了廊桥,导致发动机受损。 </p><p>
上周,同样是一架维珍客机在半空中遭遇了客舱内电池起火的意外。</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8/img_cdn_138_99331753691407.jpg<br></p><p>
6、 </p><p>
拍卖热度再创新高 </p><p>
又一周,又一轮火热的住宅拍卖! </p><p>
根据Domain的数据: </p><p>
刚刚过去的周六,墨尔本地区共有752套住宅计划上市拍卖。 </p><p>
在已经公布结果了的563场拍卖中: </p><p>
成交426套,清盘率为76%,成交价格中位数89.6万澳元。 </p><p>
在拍卖数量、清盘率和成交价中位数三个维度,相比上周全部实现提升。 </p><p>
政策面方面,目前距离澳央行下一次议息还有2周的时间。 </p><p>
央行行长Bullock在上周公开进行预期管理: </p><p>
提醒澳洲人通胀威胁仍在,不要把下个月降息看做理所当然。 </p><p>
不过本月已经被教育过一次的市场依然不信邪,根据利率期货交易: </p><p>
Bullock的警告只将市场对于下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微降2%,从100%下滑至98%。 </p><p>
而住宅拍卖市场的持续火热,也体现出澳洲普通人对于利率前景的乐观。</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7/28/img_cdn_138_51651753691408.jpg<br></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