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英语单词,几乎所有澳洲人都会说,但其他英语国家的人却听不懂!
<div style='font-size:1em;'><p>
文化差异
</p><p>
如果你是在澳洲长大的孩子,曾在周末穿着扎人的紧身衣、头发梳得紧贴头皮盘成一个紧到几乎让血液循环受阻的发髻,那么你很可能用过一个词,且从未质疑过它的含义:eisteddfod。</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8/img_cdn_138_78381754653805.jpg<br></p><p>
在澳洲,这个词常用于描述舞蹈、乐队或音乐比赛,上学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p><p>
对大多数澳洲人来说,这似乎是个再平常不过的词。 </p><p>
但当你在国外或对着外国朋友说出它时,往往会迎来一脸困惑。</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8/img_cdn_138_4361754653806.jpg<br></p><p>
为什么?答案要追溯到19世纪的威尔士。 </p><p>
Eisteddfod在最初的形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歌、音乐与表演节日,最早可追溯至12世纪。 </p><p>
在威尔士,这些活动至今仍是庆祝本土语言、文化和音乐的重要节日,比赛内容包括歌唱、竖琴演奏和诗歌朗诵。 </p><p>
19世纪,威尔士移民抵达澳洲,尤其是在与采矿和羊毛产业相关的地区,他们将这一传统带了过来。 </p><p>
一开始,澳洲的eisteddfod仍然保留了威尔士的格式:歌唱比赛、一些诗朗诵,可能还有器乐演奏。</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8/img_cdn_138_47321754653808.jpg<br></p><p>
但某个时刻,一切发生了变化。 </p><p>
有人把一段舞蹈表演加入了节目单,没过多久,eisteddfod这个词在澳洲的含义被彻底改写。 </p><p>
原本是文化庆典的活动,在澳洲逐渐变成了表演艺术比赛的代名词——最终几乎专指舞蹈比赛。</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8/img_cdn_138_97651754653810.jpg<br></p><p>
从语言学角度看,这种现象被称为“语义转变”——当一个词跨越文化界限后,其含义发生变化。 </p><p>
Eisteddfod在原始意义上,是一个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诗歌、音乐与表演节庆。 </p><p>
威尔士侨民保留了这个名字,但随着时间推移,澳洲的比赛内容不断演变。</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8/img_cdn_138_83411754653811.jpg<br></p><p>
如今,对于几代澳洲孩子和辛苦陪伴他们的父母而言,eisteddfod已成为周末更衣、后台鼓劲、以及高跟踢踏鞋敲响中学走廊的代名词。 </p><p>
它已经演变成一个充满亮片、竞争激烈的亚文化象征。</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8/img_cdn_138_97341754653812.jpg<br></p><p>
而在威尔士,这个词依旧保有原始的意义——一个歌颂语言与音乐的节日。 </p><p>
这也解释了为何当你说出“这个学期我们有三个eisteddfod”时,外国朋友会一脸迷茫。 </p><p>
所以,虽然全世界许多人可能从未听过这个词,但在澳洲,它已经成了成长经历的一部分——就如同学校集会、食堂的肉派、以及更衣室里弥漫的发胶味一样熟悉。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