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富人,就靠这个方法,变得越来越有钱!
<div style='font-size:1em;'><p>
“以债生财”之道
</p><p>
77岁的Peter Thornhill是一位深谙“以债生财”之道的资深投资者。 </p><p>
他自1988年从英国回到澳洲以来,先后拥有三套住房, </p><p>
并利用房产增值所累积的资产,在股市上稳步扩张投资组合。 </p><p>
正是凭借这套策略,他在几十年前就还清了房贷。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9/img_cdn_138_2091754722807.jpg<br></p><p>
这种做法被称为 “债务再循环”。 </p><p>
核心是将自住房贷款——这类利息无法抵税的 “坏债”, </p><p>
转化为可用于投资、利息可抵税的 “好债”。 </p><p>
具体操作是: </p><p>
先努力偿还掉自住房的贷款,然后以房产净值为抵押再贷款, </p><p>
将资金投入到能够带来回报的投资资产中,例如股票或投资房。 </p><p>
Thornhill表示,他几乎在买下第一套房时就开始使用这个策略。 </p><p>
他偏好投资于股市中那些高股息股票,其所获股息直接用来偿还贷款。 </p><p>
与此同时,他不断提取更多的房产净值来加码投资组合。 </p><p>
他的儿子正是用同样的方式,仅用10年就还清了第一套房的贷款。</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9/img_cdn_138_93761754722808.jpg<br></p><p>
这套策略看似激进,实则一点都不保守,尤其是对现金流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p><p>
Minchin Moore财富管理公司的合伙人Ben Smythe指出: </p><p>
虽然不少人对 “拿房子去借钱” 感到不安, </p><p>
但如果能保证强劲的现金流,债务再循环可以非常高效。 </p><p>
尽管这种贷款通常是只还利息、降低还款压力, </p><p>
但前提仍是你要能稳定供款,才能顺利走完整个投资周期。 </p><p>
不过,Smythe的建议和Thornhill略有不同: </p><p>
他更倾向于用再融资的钱投资于升值潜力大的资产(比如房产),而不是以分红为主的股票。 </p><p>
他认为这种策略最适合被称为 “财富积累者” 的一类人: </p><p>
年龄通常在40至55岁之间,现金流强劲(无论是高薪还是自营生意), </p><p>
之前已经很努力还贷款、孩子也长大了, </p><p>
此时希望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抓紧时间加速资产积累。 </p><p>
但他也提醒: </p><p>
这类人必须对风险有一定承受能力,因为杠杆不只会放大收益,也会放大亏损。 </p><p>
你要问自己,如果哪天失业了,还能还得起贷款吗? </p><p>
如果投资没赚钱,甚至亏损了怎么办? </p><p>
如果利率暴涨,你还能撑得住吗?</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9/img_cdn_138_97261754722809.jpg<br></p><p>
Morningstar个人理财主管Mark La Monica则表示: </p><p>
债务再循环虽然可能带来优化财务结构的机会,但未经专业建议贸然操作,风险非常大。 </p><p>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现金流。 </p><p>
想一想,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靠高佣金的销售之间的收入稳定性有多大差别。 </p><p>
Smythe强调,即便这类策略带有风险,也并非不能控制。 </p><p>
他建议将自住房的贷款价值比控制在50%以下, </p><p>
即使情况不妙需要卖房,也不至于从此无家可归。 </p><p>
而近年来大幅加息,的确给一部分采用债务再循环策略、尤其是用来投资房产的人造成了冲击。 </p><p>
有些人在利率低位时借贷投资,结果升息后还不上钱,被迫卖房。 </p><p>
但他们幸运的是,这段时间房价也在涨,多数人依旧实现了盈利。 </p><p>
不过,这种情况未来未必还能复制。 </p><p>
La Monica提醒: </p><p>
债务再循环的核心前提就是你押注资产价格会上涨——无论是房产还是股票。 </p><p>
只要资产上涨,杠杆可以放大你的收益。 </p><p>
但一旦下跌,后果可能会很严重。</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09/img_cdn_138_87381754722810.jpg<br></p><p>
债务再循环最常见的用途是投资房产,但Smythe认为,也要综合考虑整体资产配置: </p><p>
不少客户本身就持有自住房,这意味着他们对房产的风险敞口已经很大了。 </p><p>
我们通常建议适当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p><p>
此外,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p><p>
如果急需资金,你很难 “卖掉一个浴室换钱”, </p><p>
但股票投资可以随时变现一部分,而不会破坏整个策略。 </p><p>
当然,股票市场波动性大也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p><p>
另外,交易成本也不容忽视。 </p><p>
投资房产涉及印花税、中介费、维修费用,以及潜在的空置期损失。 </p><p>
相比之下,股票交易成本较低且维护简单。 </p><p>
但无论投资哪类资产,Smythe都提醒投资人: </p><p>
你是在追求回报,那么你得判断, </p><p>
这样的投资在风险和成本之后,是否仍然值得。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