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澳洲70名CEO上的公校还是私校!挺意外的
<div style='font-size:1em;'><p>
去澳洲顶级私校,孩子就更有可能成为大公司CEO吗?
</p><p>
《News Corp》的一项独家分析发现:名校确实带来一点优势,但并不是成功的“保证书”。 </p><p>
他们调查了70位澳洲顶级公司CEO的中学背景,结果显示: </p><p>
53.6%读的是私校,略高于在公校就读的CEO比例;</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10181754810403.jpg<br></p><p>
而在全澳中小学中,只有36.7%的学生上的是私校——这说明私校在CEO群体中略有“超额代表”。 </p><p>
不少知名私校榜上有名,比如: </p><p>
排名第一的悉尼文法学校(Sydney Grammar School),就是Afterpay创始人、Reshop现任CEO Anthony Eisen的母校; </p><p>
昆士兰航空CEO Vanessa Hudson也毕业于Pymble女子学院(Pymble Ladies College)。</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20911754810405.jpg<br></p><p>
不过,也有30%的CEO是在海外学校完成中学教育的。 </p><p>
这份名单是通过采访和公开资料整理出来的,涵盖了一些“逆袭者”--比如: </p><p>
墨尔本机场CEO Lorie Argus </p><p>
能源巨头Worley的CEO Chris Ashton </p><p>
他们甚至没读完高中。 </p><p>
更有趣的是,像超市巨头Woolworths的掌门人Amanda Bardwell、Coles的CEO Leah Weckert,都只是读的普通公立中学。 </p><p>
70位澳洲CEO中学就读的学校完整名单:</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60101754810406.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30651754810407.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5581754810408.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58221754810408.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85721754810409.jpg<br></p><p>
从中摘出墨尔本的学校,有以下这些: </p><p>
Yarra Valley Grammar School </p><p>
Xavier College </p><p>
Scotch College </p><p>
Brighton Secondary College </p><p>
Melbourne High School </p><p>
Cathedral College </p><p>
St Joseph's College </p><p>
Christian Brothers' College </p><p>
Western Heights College </p><p>
Wesley College </p><p>
私校有资源,公校更磨练意志 </p><p>
投资公司Soul Patts的CEO Todd Barlow 就读于悉尼的公校 Hunters Hill High(1996年毕业)。他坦言: </p><p>
“私校的资源真的很好,我如果在那种环境里,可能会更早发光发热。” </p><p>
他说私校里有优质的设施、强大的校友网络、热情的老师、对卓越的追求……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p><p>
但他也认为,公校有其独特价值。 </p><p>
“我那个学校不太追求学术,也不富有,但它教会我:必须靠自己。” </p><p>
Todd Barlow如今是年薪160万澳元的上市公司CEO。他说: </p><p>
“私校有纪律、有体系,但公校环境下我学会了独立,也明白了:我要比别人更努力,因为我出发点低。”</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79311754810410.jpg<br></p><p>
(投资公司Soul Patts的CEO Todd Barlow) </p><p>
成绩只是起点,领导力靠锻炼 </p><p>
Todd Barlow当年不只学习好,还当过学校校长(相当于学生会主席)、是体育健将,还主编了校刊《The Fig Leaf》,并拿到了新集团的实习机会(他后来选择去读法律)。 </p><p>
而一位常年为澳洲CEO提供辅导的执行教练 Dan Auerbach 也说: </p><p>
“领导力,其实不是靠读书学来的,而是通过体育、社团、课外活动中锻炼出来的。” </p><p>
他直言,私校在这方面确实有优势:更有条件提供多元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担任各种小“领导”。 </p><p>
但他也提醒:“真正的领袖,不是某门学科的专家,而是在各种实践中学会带人做事的人。” </p><p>
而有些企业大佬,根本就没读完高中——他们太急着“上路”了! </p><p>
有一类CEO很特别——他们的人生几乎可以说是“反着学校体系长大的”。 </p><p>
“他们在学校里可能被看成‘有点问题’:不合群、不认真、成绩一般……其实只是他们思维快、行动快,早就不耐烦坐在教室里了。” </p><p>
换到今天的说法,有些人可能表现出像ADHD(注意力缺失过动症)或阅读障碍的倾向,但他们有一大优点: </p><p>
解决问题速度惊人,而且说干就干。 </p><p>
墨尔本机场女CEO:没上完高中,17岁已开始独立生活 </p><p>
比如,墨尔本机场的CEO Lorie Argus。 </p><p>
她1990年在加拿大的高中读到最后一年时,中途退学了。原因也很现实: </p><p>
“17岁时我就搬出去了,有了自己的公寓、全职工作、自己缴房租水电,生活忙到飞起。” </p><p>
她来自一个离异家庭,小时候父母之间来回搬家,换了不少城市。读书这件事,不是她当时的优先级。 </p><p>
她选择的是另一条路——从最基础的机场岗位干起,一步一步追随她当空管员的父亲,走进航空行业。 </p><p>
现在的她,掌管的墨尔本机场2024-25年接待了 3650万人次,年营收超过12亿澳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80511754810412.jpg<br></p><p>
(Melbourne Airport CEO Lorie Argus) </p><p>
“读书不如实干” VS “后来再补也不晚” </p><p>
Lorie说自己从小就“急性子”: </p><p>
“我一直都节奏快、耐心差,喜欢边做边学,不爱啃书本。” </p><p>
但她也承认,现在会告诉自己正在上12年级的女儿: </p><p>
“读书也有用,尤其是理解框架和策略的能力,对未来很重要。但真实世界的经验也不能小看。” </p><p>
2016年,她以成人身份重返校园,拿下了Curtin大学的MBA学位。 </p><p>
“40多岁读书,我反而比年轻时学得更好,因为我已经有了30年的实战经验。” </p><p>
Worley CEO:16岁就去造船厂学徒,后来夜校+MBA逆袭 </p><p>
另一位典型代表是工程巨头 Worley 的全球CEO Chris Ashton。 </p><p>
他16岁就辍学,去英国一家船厂当电工学徒,之后靠着夜校学了电气工程,最后也完成了MBA。 </p><p>
Chris回忆说,当时带他的第一位上司点燃了他对学习的热情,是他人生中的“点灯人”。 </p><p>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都有机会,但只要有人相信你、支持你、愿意给你机会,你就能爆发出潜力。”</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0/img_cdn_138_24671754810414.jpg<br></p><p>
(Worley CEO Chris Ashton) </p><p>
写在最后: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 </p><p>
从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CEO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 </p><p>
有人成绩优异,一路名校到商界; </p><p>
也有人早早辍学,靠动手实干、坚持不懈逆袭成功。 </p><p>
学历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门票。真正的成功,是来自对自我认知的觉醒、对机会的把握,还有背后那份不服输的干劲。 </p><p>
家长们,你们给孩子选择的是公校还是私校?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