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女买公寓成最惨决策!挂牌多年无人问,不敢得罪租客…
<div style='font-size:1em;'><p>
一直被视为澳洲梦的象征。但对Nicole Sherwin来说,她在2019年购买的第一套房,却成为她人生中“最糟糕的财务决定”。</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3/img_cdn_138_90901755076808.jpg<br></p><p>
(图片来源:News) </p><p>
当年,37岁的Sherwin在墨尔本购买了一套小公寓。当时的她,和不少努力“上车”的年轻人一样,终于成功踏入房产市场,如释重负。 </p><p>
她知道购入公寓可能不是最优投资选择,但担心再不买,以后就更买不起。她说道,“我觉得自己必须抓住机会。” </p><p>
但不到几年,她就陷入一场财务噩梦,这套公寓渐渐变成了拖累而非资产。 </p><p>
当初决定买下公寓时,Sherwin已怀孕。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期待让她觉得“买房是对的事”。 </p><p>
她说道:“我怀了孩子,一旦休产假再想贷款可能就更难了。我当时想,现在不买,以后可能永远都买不起。”</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3/img_cdn_138_47361755076809.jpg<br></p><p>
(图片来源:News) </p><p>
回头看,她承认当初只考虑了眼前现实,却没顾及长远投资价值。她希望公寓离墨尔本市中心近,方便自己的当下生活,但买的地段和房型注定难以升值。 </p><p>
“后见之明总是清晰的,我那时候应该咬咬牙,买远一点的房,说不定还能升值。” </p><p>
起初,这套房确实没有让她失望。头两年,她和伴侣住得非常开心。但随着孩子出生,一家人的生活节奏也开始变化。</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3/img_cdn_138_82621755076811.jpg<br></p><p>
(图片来源:News) </p><p>
“房子本身很好,位置也很棒,但最致命的问题是那台停车架。” </p><p>
公寓楼的停车系统只能容纳小型车,而他们的家越来越大,加上儿童座椅,让停车成了“噩梦”。 </p><p>
最终,一家人搬出小公寓,将其出租,自己则租住更大的房子,开始所谓的“租购投资”模式。 </p><p>
但这种策略只有在房产升值时才有效,而现实却相反:她购入后的这几年,周边同类型公寓越建越多,供应大于需求,房价不断下跌。 </p><p>
与此同时,贷款利率陡升,Sherwin原本享有的低利率从2%飙升至6.8%。公寓管理费也每月暴涨200澳元。 </p><p>
一连串多重打击让她苦不堪言,“房贷变成了噩梦。” </p><p>
无奈之下,她决定将公寓挂牌出售,希望止损离场。但这条“逃生线”同样困难重重。 </p><p>
房子连续两年都卖不出去,期间换了好几家中介都无济于事。</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3/img_cdn_138_47101755076813.jpg<br></p><p>
(图片来源:News) </p><p>
“来看房的人一个接一个,但没人愿意买,大家都说太小了。” </p><p>
即使当时租金持续上涨,她也没敢提高租户租金,只因担心对方一旦搬走,这套正挂牌的冷门公寓会租不出去。 </p><p>
比起空房,她情愿亏一点,让租客留着。“如果她搬走,我就得自己扛贷款和租金。” </p><p>
直到今年,这套让她焦头烂额的公寓终于售出,但成交价比她当年买入价低了3万澳元。加上这几年各种开销,她估算总共损失了大约6.5万澳元。 </p><p>
尽管亏了钱,她却感觉如释重负。“卖出去之后,我甚至没时间伤心,只有轻松。” </p><p>
Sherwin表示,这次的经历让她明白了:抵押贷款并非想解脱就能解脱的。更重要的是,她的经历并不是个案。 </p><p>
“我认识很多人也是为了避开‘外郊’,选择离CBD近的同类公寓,结果眼睁睁看着房价一路下滑。” </p><p>
“如果知道会变成这样,我当然不会买。我想很多人都以为房产是稳赚的,但世事无绝对。”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