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墨尔本买了套漂亮的海滨公寓,这是我做过的最糟糕的决定
<div style='font-size:1em;'><p>
血泪教训
</p><p>
在澳洲,买房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对墨尔本女生Nicole Sherwin来说,这却成了她“人生最糟糕的财务决定”。 </p><p>
2019年,这位做市场营销的37岁妈妈和伴侣在墨尔本豪区Bayside买下了一套“漂亮”的海边公寓。 </p><p>
当时她怀着第一个孩子,想着“社会都告诉我该买房了”,就算不是最理想的地方,也咬牙买了下来。 </p><p>
新房距海滩只有200米,头两年,他们过着惬意的“新手爸妈”生活。 </p><p>
可很快,随着家庭人口增加,他们觉得房子不够住了,于是决定试试时髦的“租房投资”(rentvesting):自己租住在喜欢的地段,把名下的房子租出去当投资。</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7/img_cdn_138_8741755411003.jpg<br></p><p>
结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短短两年,这个计划让他们亏了3万澳元。 </p><p>
问题从租客入住半年后开始显现。 </p><p>
Nicole发现,这套海边公寓的价值几乎没怎么涨。于是他们决定卖房,每个周末都有六七组买家来看房,但每次都卡在同一个问题——车位是“机械立体车位”(car stacker),没人喜欢。</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7/img_cdn_138_1841755411006.jpg<br></p><p>
“千万别买带机械车位的房子!”她苦笑着说。 </p><p>
更糟的是,这套房子在市场上一挂就是将近两年,租客虽然很不错,但房子挂牌期间她不敢涨房租, </p><p>
而这两年正赶上通胀飙升,房贷利率从2%涨到6.8%,压力可想而知。期间她还被公司裁员,压力更是雪上加霜。</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7/img_cdn_138_69651755411007.jpg<br></p><p>
最终,他们在挂牌接近两年时才收到报价,Nicole二话不说就接受了——因为每多撑一个月,就多亏一笔钱。 </p><p>
结果,光卖房就亏了3万澳元,还不包括中介费、网站刊登费,以及每次带看都要补偿租客的额外开销。 </p><p>
卖掉房子后,她形容自己“终于松了口气”,甚至能重新花点可支配收入去享受生活。</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17/img_cdn_138_16231755411008.jpg<br></p><p>
如今,她和家人搬进了心仪地段的一套更大租房,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p><p>
虽然她依然向往那个“为家人量身定制的梦想之家”,但现在,她觉得把钱投到多元化投资组合里,比背着一套不合适的房子要安全得多。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