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驾船指南:船只倾覆时该怎么办?记住这些能救命
<div style='font-size:1em;'><p>
驾船出海时,船只突然倾覆该怎么办?这类事故往往会突然发生,事先了解应对方法可以挽救生命,让每个人都能安全回家。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5/img_cdn_138_94561756122603.jpg<br></p><p>
此前,3名澳人乘坐着一艘5米常的快艇在距离西澳Mandurah以西约10公里处遭遇大浪,船只翻覆并开始进水。 </p><p>
西澳警方表示,在三人落水约20分钟后,一部手持VHF无线电从船上漂出,男子设法抓住它并发出了紧急呼救。 </p><p>
求救信号被Peel水警和Mandurah海事救援接收到。然而,直到EPIRB(紧急无线电示位标)从船中漂出,西澳警方的航空部门才得以准确定位船只位置,并引导救援人员前往施救。 </p><p>
获救后,3人被带回岸上,接受了低体温和水母蜇伤的治疗。</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5/img_cdn_138_37671756122604.jpg<br></p><p>
(图片来源:BoatSales) </p><p>
这起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船只翻覆,这么几点帮助这3人成功脱险。 </p><p>
首先,每个人都穿着救生衣。大多数小船沉没事件通常发生得非常迅速,而非缓慢发生,因此在船上时始终穿戴救生衣是明智之举。 </p><p>
根据西澳海事法律,10岁以下儿童必须始终穿戴救生衣。 </p><p>
此外,船上配备的防水漂浮海事无线电也帮助船长顺利联系到海上救援单位。如果无线电是固定安装在船内的设备,浸入海水后电池很可能会失效,从而使设备无法使用。 </p><p>
虽然无线电让当局意识到船只遇险并加快了出动速度,但最终是EPIRB让救援人员得以准确找到船只位置。</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5/img_cdn_138_56571756122605.jpg<br></p><p>
(图片来源:BoatSales) </p><p>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p><p>
首先要了解的是,在船只下沉后,它将呈现何种状态。 根据法律,拖车船在下沉时必须具有漂浮能力。然而,在船只被水淹没后的漂浮标准上,其实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安全等级。 </p><p>
这次救援中的船只采用的是基础漂浮设计,也就是说,只有船头部分具备足够的浮力保持在水面之上。 </p><p>
一旦船体被水淹没,便会一直处于沉没状态,船上人员只能抓住能够抓住的任何部分,身体仍泡在水中。 </p><p>
更高级的标准是水平漂浮,特别是在有儿童随行时更应优先考虑。采用此标准的船只在进水后仍可保持水平漂浮状态,乘员可以留在船体中而不是漂浮在水里靠边缘支撑。 </p><p>
水平漂浮的船只还让乘员有机会将船内的水舀出,从而重新使船浮起。身体不直接泡在水中有助于减缓体力消耗,因为身体不必消耗能量保持体温。 </p><p>
不过,如果船只已经完全翻转,爬上龙骨并抓紧可能比待在水中更耗费体力。</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5/img_cdn_138_75171756122606.jpg<br></p><p>
(图片来源:BoatSales) </p><p>
另一个关键点是船上各类安全设备的安放位置。如果你的船为基础漂浮设计,安全装备必须存放在船头易于触及的位置,这样即使需要潜入水下取出,也能在不卸下救生衣的情况下轻松完成。 </p><p>
需要注意的是,若安全装备装在防水袋中,而袋内充满空气,那么取出装备可能会变得困难。 </p><p>
这起事件对救援人员也提供了一个重要提示。长时间泡在水中的人员可能患有低体温症,因此了解其症状及如何处理非常关键。 </p><p>
还需注意其他可能出现的伤害,例如此次事件中的水母蜇伤。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