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超市缩水套路被强制曝光!我们终于要讨回公道了
<div style='font-size:1em;'><p>
缩水套路曝光
</p><p>
澳洲的小伙伴们,最近是不是经常有种“钱越来越不经花”的感觉?巧克力越买越小,薯片袋越来越鼓风,结果里面的量却越来越少,但价格一分没降。</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3/img_cdn_138_88101756883403.jpg<br></p><p>
这就是所谓的“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而联邦政府终于要出手管了!</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3/img_cdn_138_85641756883404.jpg<br></p><p>
据悉,本周一开始,澳洲政府会正式和消费者及各方代表展开磋商,研究如何打击超市的“缩水套路”。 </p><p>
方案包括:要求商家明确标注产品缩量通知、加大单价标示力度,甚至对违规企业开罚单。 </p><p>
财政部助理部长Andrew Leigh举了个例子:“如果一块巧克力少了两格,却还是卖同样的价钱,这就是典型的缩水式通胀。我们需要更清晰的信息,让消费者自己判断值不值得买。”</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3/img_cdn_138_82941756883405.jpg<br></p><p>
这项行动也是跟进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的超市调查。 </p><p>
调查建议:超市在产品缩水但价格没降反而上涨时,必须在货架和官网上明确提醒。ACCC副主席Mick Keogh更直言:“至少要做到这个基本透明,让消费者有选择权,去买更便宜的替代品。”</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3/img_cdn_138_81901756883406.jpg<br></p><p>
而调查还发现,澳洲超市的利润率在过去五年持续走高,已经跻身全球最赚钱的行列之一。</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3/img_cdn_138_4301756883407.jpg<br></p><p>
难怪大家感觉钱包越来越瘪。为了兑现承诺,政府已拨款超过3000万澳元给ACCC,专门用来打击零售领域的误导性行为,让大家在结账时能多点安心。 </p><p>
目前,Woolworths和Coles都表示,他们一直在努力提高产品变化的透明度,例如使货架上的标签更加显眼。 </p><p>
说到这儿,你怎么看?如果以后在Woolies或Coles的货架上,真的能看到“缩水提醒”,你会选择继续买喜欢的品牌,还是果断转身换更划算的?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