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华人车祸受伤,赢了官司难获赔!微信群悬赏找人
<div style='font-size:1em;'><p>
一场看似普通的车祸,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涉事双方均为华人,各执一词谴责对方。
</p><p>
尽管因缺席被法庭判输,“肇事司机”不认同裁决结果,也拒不执行理赔,这让受伤且蒙损的电动车主无可奈何,一怒之下,在华人居民群里“悬赏”找人,直批“缩头乌龟”。 </p><p>
“我当场被撞晕过去了” </p><p>
去年12月31日下午2点多,悉尼华人王先生骑着电动车,返回位于Eastgardens的公寓。正准备驶入车库时,不料前面冲出来一辆汽车。 </p><p>
“他从车库开出来,直接一脚油门要去马路。”王先生告诉记者,对方时速约为30公里,而自己的速度则很慢,“人在车上,用脚走路那种。” </p><p>
“‘砰’的一声,我当场被撞晕过去了。”据其讲述,其左脚在车祸中受伤,胸口和头部更被电动车的车把猛撞,导致摔倒并短暂昏阙,直到被肇事者“摇醒”。</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73701757491206.jpg<br></p><p>
(图片来源:供图) </p><p>
他回忆道,当时车内只有一人,司机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张某。“他说着北方口音,感觉精神有点问题,也许喝酒了,但不能确定。” </p><p>
让王感到心寒的是,张某并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而是建议“叫个Uber去医院”。他最终还是坚持叫来救护车,送院诊断为轻微脑震荡,脚踝严重扭伤,需要穿戴护具和长期复健治疗。</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11301757491207.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51961757491209.jpg<br></p><p>
电动车(图片来源:供图) </p><p>
就这样,王先生开始了康复治疗。据其估算,目前保险公司已赔付医疗与康复费用约2万澳元,“都是医院直接把账单给保险公司。” </p><p>
“我养了好长时间伤,一直没法去工作,到现在脚踝还没全好,”他说。 </p><p>
“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 </p><p>
虽然治疗有保险公司“买单”,但电动车维修却要自掏“腰包”。 </p><p>
王表示,张仅购买了第三方强制险(CTP),无法赔偿车辆损失。无奈之下,他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于今年2月向新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寻求获赔误工费和电动车损失。 </p><p>
4月,法庭首次作出缺席判决,裁定张某需支付约1800澳元。后者后续申请撤销判决,法庭在5月重新开庭。 </p><p>
据悉,张某在庭上表示“没有收到任何材料”,法院限其28天时间提交答辩,但他依旧未在期限内提出抗辩。</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93881757491210.jpg<br></p><p>
(图片来源:供图) </p><p>
6月,法庭再次下达缺席判决,最终将赔偿金额提高到$2213.52澳元。 </p><p>
不过,王先生始终未拿到这笔赔偿。他尝试微信讨要,对方丢下一句“你随便去执行”,之后便再不回复。 </p><p>
“这点钱不多,还不够一个月伙食费,”他气愤地表示:“一个大学生,出了事,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 </p><p>
“没有丝毫悔意,还在群里狡辩” </p><p>
担心对方毕业后一走了之,最终无法执行判决,王先生加紧了“讨要”,并一怒之下在小区业主群“悬赏找人”。 </p><p>
他将判决结果发布在群内,并公布了张某的地址和车牌号。“如有朋友知道其现居住地、联系方式或更多情况,请私信联系我,我会提供相应报酬。”</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89801757491211.jpg<br></p><p>
(图片来源:供图) </p><p>
在群友的好奇关注下,张某最终出面回应,但却给出截然相反的说法:“我正常从停车场出来,然后他从人行道骑车直接撞向我。” </p><p>
王先生则反击,“你有理你上法庭说啊!”</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69671757491213.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48951757491214.jpg<br></p><p>
(图片来源:供图) </p><p>
张某表示,“你有你的证据,我有我的证据......既然你要提交法院,那我们就法院上再说。” </p><p>
他还表示:“我是不介意你在哪里执行,你要继续,我可以奉陪到底。”王先生气愤回应:“你奉陪在哪?缩头乌龟!”</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72021757491215.jpg<br></p><p>
(图片来源:供图) </p><p>
双方你来我往的“论战”,引来群内华人“吃瓜”。有网友调侃称,“你躲起来是奉陪到底吗?呵呵,跑路了。” </p><p>
王无奈地说:“他没有丝毫悔意,还在群里狡辩。” </p><p>
“是他撞过来的” </p><p>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涉事司机张某,他坚持认为,事故责任不在自己,而在对方。 </p><p>
他强调,当时从停车场驶出时,车速只有大约15公里/小时,而王先生的速度则约为30公里/小时。</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70521757491217.jpg<br></p><p>
张某开的车(图片来源:供图) </p><p>
“是他撞过来的,不是我去撞的。”据其回忆,王骑着电动车从人行横道快速冲出,让他几乎来不及反应。 </p><p>
“要不是他速度快,我轮胎也不会被划出了一个口子,车身也凹陷下去了,”他向记者提供的车辆受损照片显示,汽车左侧有撞击痕迹。 </p><p>
他称,事故原因除了对方车速快以外,车库出口处也有视觉盲点,即便左右观察,也未能及时发现来车,“当时我确实两边都看了,但没看到有人。”</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0/img_cdn_138_13211757491218.jpg<br></p><p>
车辆受损(图片来源:供图) </p><p>
张否认当日酒驾。 </p><p>
针对法院已经作出的缺席判决,他则表示,因搬家更换住址与联系方式,故而未收到相关通知。 </p><p>
张某认为判决“并不合理”,表示将向法院申请撤销缺席判决,并要求重新审理此案。“如果只是听他的一面之词,这样的判决对我是不公平的。” </p><p>
对于今次车祸纠纷,您怎么看?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