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零售商被澳人“抛弃”,中国电商平台成新宠!Temu年销售额达$26亿
<div style='font-size:1em;'><p>
海外零售巨头Temu、Amazon和Shein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澳人,其增长速度迅速超过本土零售商。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2/img_cdn_138_51761757643003.jpg<br></p><p>
市场调研机构Roy Morgan数据显示,在澳洲主要零售商中,Shein的增长幅度最大,有260万人至少在这家中国电商平台购物过一次,同比增加27%。 </p><p>
另一家中国零售商Temu的增长同样惊人,为24%,过去一年共有470万人至少该平台购物过一次。 </p><p>
与此同时,有880万人至少在美国巨头Amazon至少购物过一次,同比增加11%。</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2/img_cdn_138_86511757643005.jpg<br></p><p>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p><p>
Roy Morgan表示,这3家电商平台的崛起正在“重塑澳洲零售格局”。 </p><p>
本土零售商,如Myer、Best & Less、The Reject Shop和Kogan,的顾客数量出现下滑。 </p><p>
其它一些零售商则实现了较温和的增长,例如Kmart和Target均同比增长6%,Bunnings和David Jones均增长4%。</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2/img_cdn_138_86771757643007.jpg<br></p><p>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p><p>
研究还指出,相比去年,消费者现在更频繁的选择在Amazon、Temu和Shein购物。 </p><p>
不过,Kmart的购物频率仍是最高的,过去一年消费者平均在该连锁店购物7.2次——而Amazon和Temu分别为5.8次,Shein为4.8次。 </p><p>
Target的表现稍有落后,消费者平均在这家店购物4.6次。</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2/img_cdn_138_2811757643010.jpg<br></p><p>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p><p>
Roy Morgan估计,截止到6月的12个月内,Temu的年销售额达到26亿澳元,比去年增加了10亿澳元。Shein为13亿澳元,高于去年的10亿澳元。 </p><p>
Roy Morgan的零售及消费品部门主管Catherine Jolley表示,这种“规模和速度的增长前所未有,它正在重新定义市场”。</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2/img_cdn_138_28471757643012.jpg<br></p><p>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p><p>
“随着折扣平台重置消费者期望,老牌零售商,尤其是那些依赖低成本定位的商家,面临的挑战是弄清这一变化对它们在新零售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影响。”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