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学作弊暴增!AI成“神器”,留学生直接母语写作
<div style='font-size:1em;'><p>
UNSW最新报告指出,相比去年,今年有更多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学生行为恶化的趋势,包括对教职工的言语攻击等不当行为出现增长。</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85881757726405.jpg<br></p><p>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p><p>
2024年,学校发现的“较轻程度抄袭”与“学术水平较差”的事件数量翻倍增长。报告认为,这一增长部分归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与更先进的检测手段。 </p><p>
虽然澳洲高校正在尝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学生几乎全靠AI完成整个学业的现象,但各校管理尺度不一。 </p><p>
例如,悉尼大学允许学生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AI,仅在课堂考试等特定受限作业中禁止使用。相比之下,UNSW对此持更严格立场,不同课程对AI使用有不同规定。 </p><p>
报告指出:“尽管学校鼓励在学习中合理使用AI,但我们也观察到学生在正式作业中使用生成式AI的情况上升,这种趋势在澳洲乃至全球高教界都较为普遍。”</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51671757726407.jpg<br></p><p>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记录了530起AI相关滥用事件,其中包括394起较轻的抄袭事件,136起严重抄袭与考试作弊事件。 </p><p>
商学院出现的作弊事件最多,其后是工程学院。此外,UNSW College(对国际和本地学生提供衔接课程的学院)则是抄袭与学术不端行为最集中的区域。 </p><p>
该院2024年注册学生刚超过2000人,但共发生172起学术不当行为,约占学生人数的8.3%,平均每12人就有1人涉及抄袭。 </p><p>
报告还指出,许多学生先用母语写作,再使用翻译、润色或“文案重写工具”将内容转化为英文,提高语法准确性,并规避查重系统。 </p><p>
这种方式虽然表面上看只是翻译,但实际已属于使用AI辅助作弊,违反校规。 </p><p>
校方对作弊学生开出了不同程度的处分,2024年包括约250人得到警告并被扣分,735人在作业中被计为不及格,500多人直接挂科,13人遭停学处分以及35人被永久开除。 </p><p>
所谓“代写作弊”(Contract cheating)事件略有下降,2024年记录了209起,但通过匿名举报的数量有所上升。 </p><p>
报告称,“虽然大多数举报为匿名或使用化名,但学校也接到自称是代写机构发出的邮件,点名一些‘接受其帮助’的学生。” </p><p>
“有学生甚至向校方反应遭这些代写商勒索。”报告还表示,有代写机构和私人辅导平台试图出售讲座录音与课程讲义,售价高达607澳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33561757726408.jpg<br></p><p>
2024年学校记录到史上最多的非学术不端行为事件,几乎全部与学生对他人行为有关。 </p><p>
其中有一半未进入正式调查程序,涉事学生收到口头提醒或警告。具体行为包括醉酒群体扰乱、学生言语攻击教职员工,以及有学生曾向2300名同学发送不当邮件等。 </p><p>
针对不断上升的事件数量,学校发言人表示:“2024年,全校学术与非学术不当行为发生率仅为2.8%,整体仍属低位。” </p><p>
“同期内,学生投诉数量下降,通过虚假入学材料申请入学的情况也有所减少。” </p><p>
尽管整体比例保持稳定,但报告表明,生成式AI技术正在成为高校学术诚信的新风险点。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