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国内大学老师太好混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出来
[打印本页]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14 08:18
标题:
国内大学老师太好混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出来
本人在国内大学里当老师,常常看到一些大学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出的感叹,大家喜欢讨论当老师工资低,工作量大,生活好像被压得喘不过来气。而且感觉很多人都在劝其他人不要再去高校当老师了。这样的言论看起来听着很熟悉呀。记得当医生的也抱怨医生难当,医患关系难处呀之类的。当公务员的也抱怨公务员难当,每天应酬多呀之类的。每当听到,看到这些言论的时候,我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既然你选择的工作的回报与自己的付出“看似”那么不成比例,但是为何自己当初还要做这个选择呢?你选择这个工作的时候也一定是看到了其中一些让你觉得好的地方。不然谁也没有逼着你去高校发展?可能有人会说不去高校去哪里?那至少还是说明高校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现在围墙里面的人抱怨很多,当然我认为有抱怨是正常的,再好的条件也有人不满意,再差的条件又有人能够接收。那我就想跟大家仔细讨论一下去高校的好处,这样也可以让以后有志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把握自己的选择,使他们的视角更加丰富一些。先说一下我觉得去高校的好处:<br />
(1)这个工资高不高我觉得是其次的,主要是看你花销贵不贵才是王道。 <br />
(2)高校老师同事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公司来说,我觉得会更加单纯一些。而且老师大都面子上和和气气的,相对好相处一些。<br />
(3)高校除了国家规定的假期外,还有寒暑假。这个时间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例如去度假休闲,或者陪陪父母孩子,好好的享受一下家庭生活的温馨。<br />
<br />
我的体会:<br />
<br />
1. 时间上的绝对自由,可以疯狂的工作,也可以选择连续一个冬天睡到自然醒;<br />
2. 有挑战性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满足探寻未知世界的好奇心;<br />
3. 收入还不错,至少只要自己努力,收入就有办法提高,而不需要通过跳巢;<br />
4. 老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br />
<br />
给大家了解一下....算是好玩。<br />
<br />
下面是喜欢大学老师职业的:<br />
<br />
[]
作者:
clfvs
时间:
2011-5-14 14:35
请问这个和准备申请有神马关系
作者:
nj123456xl
时间:
2011-5-14 21:37
不知道,以前看过楼主的帖子~~~
说是妻子在澳洲,纠结是否移民?不知道楼主你们家是否移民去了澳洲?
作者:
to00ll95
时间:
2011-5-15 06:05
楼主是个文学青年,鉴定完毕
作者:
fb3q1m7a9
时间:
2011-5-15 07:40
这么好就别移民出来~~~~~~~~~~~~~
作者:
苦女孩
时间:
2011-5-15 10:03
说好混也好混,要混好就难了
作者:
herry0o2
时间:
2011-5-15 18:15
同意楼上的,好混和混好是2码事儿~~
不过本人就喜欢好混的生活,混好太难了,心累~~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16 03:20
是啊,太难太难,我现在是一个教研室主任,亲眼看到为了一点小利可以想尽办法的同事,所以下个学期坚决不干了。赶紧复习英语去。
我现在想学一门手艺
作者:
5200dmwkcv
时间:
2011-5-16 06:21
还是别出来吧....不然落差很大的
作者:
蔓延向你
时间:
2011-5-16 17:48
作者:
股票研究所12
时间:
2011-5-17 03:12
主任...
学手艺...
作者:
m8xhyuuw5f
时间:
2011-5-17 12:33
其实我觉得我LG在公司里面的人事关系比我们高校里面的简单的多 可能因为他们都是搞IT的 理工科出身没那么多鬼心思 学校里面大部分老师之间相处的还是比较好的 因为大家平时上完课就回家了 但一旦有了利益冲突 那闹起来也是一个人仰马翻 斯文扫地的 而且除了教师 学校还有不少搞行政的人非常之闲 没事就瞎传八卦 曾经和一个男同事多说两句话 就有人问我和他是啥关系
作者:
靈起點
时间:
2011-5-17 14:41
曾经也是高校教师,但对学校系统基本不抱以任何希望,除了认真上好自己一周两讲课外,基本不搀和其他人的事情,人事关系简单无比。主要职务就是在外面做公司,我身边90%的大学教师就是这样生活,不然靠工资要饿死的。说出来没有人相信,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几乎大部分年轻教师的收入只有3,4万元/年,跟在外面自己做相比,连一个月挣的都不到。
其实我说这些,也不是抱怨,但中国这种不尊重知识分子基本劳动的做法,导致高校教师基本都不关心做科研,每年都是抄点论文,然后就在外面挣钱去了,教育部也明白,意思就是我们不给待遇,最多就是有个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在外兼职和开公司。我们系总共6,7十人,大大小小的公司有2,3十个之多,学校唯一的好处就是有点福利,我在自己大学分过两套低价房。
其实很多人选择高校教师完全是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已,也有很多是家里父母觉得这样的职业稳定往往让孩子去做,实际上还是在企业界混好点,一般在国内30多岁的,企业界应该在7位数左右了,而高校即使再做点科研加上往往也是6位数,真正就靠大学那点钱生活的,是非常少的,因为别说买房买车,这点钱在大城市,只要需要养小孩的,连幼儿园的钱都不够。
作者:
pizcu
时间:
2011-5-17 21:01
但是不得不说大部分高校的教职员工可以享受到的额外福利,例如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资源优势明显,类似这种优势也是很多人选择留校的原因。
作者:
Crurceactuata
时间:
2011-5-18 00:20
"企业界应该在7位数左右了,而高校即使再做点科研加上往往也是6位数"
看的我内牛满面啊....
作者:
rahaha2013
时间:
2011-5-18 07:54
大牛啊,如果按他这个不是中国平均收入应该很高才对。
大学毕业后不大多要么事业要么企业么。
不知道现在此人收入是什么程度,怕是可以投资移民了吧?。
另外凭啥你做高校老师的知识分子就得尊重,大家都是大学毕业出来工作的啊,选的路不一样而已。你选择老师你就得干好这个。我之前就被南大一个老师自己开的培训班坑过,后来喊工商来一锅端了,他也别想回去当老师了。
[]
作者:
ziqi120116
时间:
2011-5-18 18:48
我也想学手艺~
作者:
noapa9w0e8
时间:
2011-5-19 06:00
我想知道是什么手艺啊
作者:
中药注射剂
时间:
2011-5-19 14:17
要是我 就只能烧菜了
现在正在做大盘鸡
作者:
calleyaddig
时间:
2011-5-19 16:59
大盘鸡~~~~这是我望尘莫及的~
我觉得有个手艺一定要学,就是替老公剪头~~
作者:
偷着乐没事
时间:
2011-5-19 23:05
说到手艺,我想学baking。。。
作者:
牛牛的角
时间:
2011-5-20 00:31
额 这个提醒我了
也是我得学的……
拿老公练练手 将来给儿子也用得着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20 08:44
今天指导学生论文,我深深地感觉到,不只是学生,其实,很多老师也是相当不负责任。
我对中国的未来深深感到担忧,虽然我对中国在未来的不久可能可以在GDP上追上美国。
但是,如果这样.......害怕。
作者:
孤虫的思想
时间:
2011-5-20 18:19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有条件下,有两个很奇怪的悖论:
1 虽然很多人指责中国的高校教育体制,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中国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实际操作方法。
2 虽然很多人指责中国高校教师在外兼职不负责,但实际上,他们是中国高校实际最负责的教师,比整天花精力在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好的多。
中国的高校首先是方向就错误了,中国是一个研究型的国家吗?除了最有竞争能力的低价商品,质量中等的大量工业品外,中国稍微具有点高端特征的其实只有工程技术行业,比如华为,中东和非洲的工程公司,甚至深圳的山寨手机,都表明中国在一定技术含量又最廉价的工程技术上又性价比优势。所以中国号称的211,985研究性大学本身就很荒唐,我以前在的大学就是211排名还靠前40的,我丝毫看不出来研究过几个真正有影响的理论和项目。看看身边的东西,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没有?所以,我们的大学除了前几个中科大以上的,还能勉强称为研究性大学,其实多数就脱胎于以前苏联移植过来的拖拉机大学体系,多数就是工程技术大学。
所以,中国高校本科生,硕士生,写什么论文?完全没有必要,让他们写论文完全就是浪费时间。中国大学多数就是技术工程学院,应该坚定不移的走技术大学的路线,培养世界工程师,而不是理论水平蹩脚的假大师。在我看来,中国的二本根本就没有必要布置任何的论文,它们的水平根本就不需要讨论研究,能够赶上澳洲的TAFE就不错了。
所以,在中国的高校,教育部又不想出钱,还要教好学生的情况下,出台了鼓励高校教师在外兼职的文件,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高校教师在外面兼职,既让教师有了实际工作经验,又能使得教育经费锐减,这是在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既然学生出来根本就不是做研究的,是做实际工作的,我就看不懂,一个整天对着书本,连实际管理工作根本就没有在一线操作过的教师,和一个同样读了博士,但在外面当了十年老总的教师来比,学生是希望听谁的课?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十多年前,刚硕士毕业,虽然已经有两年工作经验的我,讲课的东西很多都是在书上可以找到的。而现在,在外面开公司有十年一线设计经验的我,我可以负责的说,学生是可以学到足够多的东西的。我5年前离开的中国高校,我们系的学生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批,因为专业好,是基本和复旦平均分一样超过600分的高考成绩进来的,他们的判断能力是和市场高度一致的,在我们系,最受欢迎的教师都是有超过一二十年业界经验,市场价值超过7位数的老师(我们很多高校教师在业界都是副总以上的级别,猎头挖的价格多数都在60-150万之间,很多自己做的还不止这个数),上课的时候分组都是最多学生抢着上的。绝对不是学生势利,而是因为这样的市场价值代表教师实际做工程项目的能力的优秀程度。而相反,有不少新教师,或者虽然呆了很多年但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无论他们花多少时间看学生的东西,实际上指导的根本不在点子上,一个项目怎么实现,考虑多少因素,不是从书本上找的到的。
所以一个实际上很有趣的悖论就是,往往有很多高校教师自认为很负责,因为他说的是把别人做实际工作的时间都省下来给学生(其实多数并不是这样,往往时间就是白白浪费了),而另外一些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学校都抓紧时间,工作和教学两不误的老师比起来,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工程技术实战经验,否则他们还不如自己看书,他们往往喜欢的是看起来不那么负责,但实际上能够真正负责的教会他们怎么做实际工作的老师,而不是整天呆在学校,把书本上的东西背下来又说给他们听一次的教师。
我虽然一周只有两讲课的时间,但我很自豪的说,我是负责的老师,至少我的课选的学生是最多的几个之一,这么多年了,还有不少学生跟我联系,而他们也不少成了业界的中层骨干,一般在工作两年以后都能到十万以上的区间,在5年经验的时候普遍有20-30万的薪水了,有个别的现在已经比我都做的好了,这是我所欣慰的。让他们去写毫无用处的论文,还不如给他们几个实际题目做上几次,对他们要负责的多。
[]
作者:
dwkfueiefr
时间:
2011-5-20 22:07
写这么多,是有感于这个标题,在我看来,国内大学老师是太不好混了,真正要负责的教中国特色的学生,需要突破太多的体制约束,才能真正对学生负责。在国外,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中国这么一个具有特色的体制下,既要应付诸多不合理的教学要求,还要负责的把实际工作经验教出来,让他们以后有点真本事,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同时还不能亏待了自己,为什么做老师就该自己牺牲?而且多数看上去作出牺牲的教师,学生也不见得真正学得到东西。
我拿了澳洲护照,完成博士和澳洲工作以后,继续回中国做事情,估计过两年很可能还要回高校兼点课。有很多人说不舍得移民,以后想回高校不容易了,其实根本就不是,中国高校依然缺乏真正优秀,尤其是有业界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但只有一纸文凭的恐怕的确是太多了。我这么几年不上课,但学校依然保持了我的职务,院长还经常在联系。所以,楼主要是有信心,你觉得既然高校教师好混,根本不需要犹豫,天天写这么多犹豫帖没有用的,来澳洲就好了,显然没有什么舍不得出来的,既然你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即使想回中国高校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过反过来说也对,如果要负责的让学生学到真本事和工作经验,那的确不好混,但相反,在中国高校没有消除铁饭碗的情况下,要靠着个文凭进入中国三流高校混饭吃,那真是太好混了。
[]
作者:
五行多金
时间:
2011-5-21 05:46
还是别出来吧....不然落差很大的
作者:
sbc10yrr
时间:
2011-5-21 10:48
看不下去了……
作者:
uixi6y54
时间:
2011-5-21 22:32
面临国将不国,我们选择逃避;在可能离去之前,大家思考一下(思考而不需要讨论):怎么会是这样?
[]
作者:
ltshua0112
时间:
2011-5-22 02:11
写得非常好。这样的箴言在FREEOZ太少了!
作者:
君子听吾言
时间:
2011-5-22 12:28
谢谢,我其实想说明的是,在当前中国,什么样的大学老师是真正负责的?
不应该是对学校负责,也不是对领导负责,只要不得罪他们,在高校想混饭吃的确容易的很,当然,饭也不多,刚好够吃饱,不能吃好。
应该明确,是对学生负责。学生最起码应该有专业工作,那不然读大学做什么?要打杂还不如不读。如果是更负责点,学生应该在毕业几年后具备找到足够上升空间的能力,不然也没有必要读大学,读职业技术学院就可以了。
我所在的大学学院的学生根本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所有毕业生除了少数留学和读研究生的(我们学校的学生如果不到同济这个层次读研究生的,很多就不读了),绝大多数都能进入国家正规的大设计院,或者就是最好的一些外企,或者是知名地产公司。如果要说找个一般级别的国家编制的设计院,或者一般的私营公司,那基本是毕业就能够被抢走的。
媒体渲染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学培养的垃圾学生太多,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学校的老师都没有真正的业界经验,在中国这个本来就理论实际比较脱节的国家里面,老师也不明白要教学生什么,那自然就毕业就失业。
所以,我们学院除了本身专业紧缺,学生供不应求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学院教师的普遍工作氛围,90%的男性教师都有社会职务,50-70%的女教师也定期做工程项目(也有一部分主要负责带孩子的,这个当然不少),有超过1/3的教师也包含本人都考过了最难的职业注册考试(含金量可以说是最高的,一年什么不做都可以靠这个注册证拿十万-十一万人民币),这样自然就能够给学生一手的经验指导。而同在一个城市的另外一个211高校,同样的专业,那边的教师社会参与度就小的多,多半是零散的偶尔做点小项目赚零花钱,还有一半左右基本不怎么做实际工作,只有凤毛麟角的人考的过注册考试,他们学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的评价就比我们差的很多,普遍认为学的东西虚,当然,工作还是能找到的,但层次就低很多,多数就是一般水平的设计和地产企业。
说的更直接点,学生以后发展的怎么样,跟教师有很大关系,还不仅仅是进学校的分数高低,学校档次就决定的,很多人过分渲染中国的关系社会程度,但实际上,学生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是决定他们前途的重要原因,我们系的学生就不存在分配问题,而且普遍还能到非常好的单位,关系好也不影响,关系好就可以去的更好点的单位。所以,高校教师是开宝马的,学生往往可以开雅阁,老师要开雅阁,那学生就可以开奇瑞,老师都在混饭吃的,学生就连饭都混不到。大家去越好的大学看,就会看到教师越忙,但只要认真对待上课的学校,学生出来一定是受业界欢迎的,清华同济的老师就最忙(我上次碰到一个清华的,一年要到全国各地做项目,飞机上时间超过一百天),重点大学的好专业的教师也非常忙碌,一而一般科院校那种大路专业的教师往往悠闲自在,学生出来也是无事可做;垃圾学校如高等职业学院的老师是求着领导给口饭吃的,学生出来也差不多。这不仅是学生素质决定的,从我们学校和同城211高校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教师的状态其实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真本事不是靠书本来的,而是靠做出来的。
所以,在中国当高校老师真是太难了,既要认真上课,还要有足够的业界经验而不是照书本读才能真正教好学生,看看自己的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找专业工作,尤其是能不能很快就上升到好的职业平台,恐怕才敢说自己是负责的教师。
[]
作者:
wqter
时间:
2011-5-22 16:59
localau的牛人多,我很赞同楼上说的。
中国高校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学跟实际脱节,所以有实战经验的教师才能教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学生。我现在还记得在高校上的专业课,现在看来完全是五六十年代的苏联货色,害得我毕业之后真正进公司还得跟产线工厂一起重头再学。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23 03:40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只是在现有体制下,我们身边很多的大学教师实在是配不上大学教师的称号。
我自己也常常感到惭愧,学生把他们最宝贵的年华交给了我们,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作者:
小鱼儿的悲伤
时间:
2011-5-23 15:37
国内读大学,要去好的大学,能学到东西的。什么样的大学算好的大学,这个不讨论,一般会引起掐架。
我读的大学,名师很多。什么算名师,就是起码专业水平很高,学生都佩服得不得了,多少年后都还记得。这些名师一般都比较清贫一些,因为他们有传统知识分子的师德。
作者:
宅上印象
时间:
2011-5-23 18:28
大家在国内都是各行各业,在准备移民之前,都做了考量,也思考了中国在接下去的30年及自己的定位.
现在都说中国已经是GDP老二了,好像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超越美国. 但似乎没有一个国人相信在接下去70年内,中国老百姓生活能平均地达到西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水平.GDP,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 只是虚无缥缈的数字.(你相信统计局的数字吗,真的超过了日本吗? 如果你是一名工厂的普通会计,就知道当地政府为了政绩而让你在申报单上干的那些事...)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土地国有,不能买卖,政府也当然不能拍卖.民风相对纯朴,黑心绵,违法食品添加剂等几乎未曾听说. 除了共产党的功劳,更体现了中国人并不是天生就缺心眼,没公德心.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土地允许商业化,被大量资本化,社会和政府开始有钱. 直到近几年,中国成了全世界便宜产品的加工厂,再也不是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 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贪污腐败蔚然成风...直到现在全民腐败,整个社会缺乏信任,以前闻所未闻的社会怪胎开始出现,比如皮革奶,染色馒头,触目惊心的添加剂...
作者:
jerseytp
时间:
2011-5-23 20:31
接上
再回过头来仔细看一下,改革开放30年,究竟哪些人得利了? 他们是:
- 暴发户,企业主
- 与政府有关系的人群,例官员的亲戚朋友,垄断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直至一线员工
- 当然还有政府. 从大量被资本化的土地(以前中国缺钱,因为有"宝"不能卖,现在不缺了,还到处去海外投资,除了工业发展,最大头的来源是土地出卖).按理说,政府的收入要合理的应用于社会和老百姓. 可中国政府宁可自己藏着,或只分给有关系的企业,例垄断国有企业, 当然,蛋糕大了,贪污到的分成也暴涨了,也就引出了下面那个获利人群:
- 政府官员包括大量普通公务员.
-发达国家的老百姓. 通过剥削中国数亿万计的廉价劳动力,西方国家的老百姓买到了便宜的产品.又拿着中国政府通过美国国债,银行等分给的credit,去沃尔玛提前消费.
其中受到剥削的最大人群莫过于中国的农民工和普通白领.
在中国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制约发展因素.
- 不民主的政治体制,政权缺乏监督,贪污腐败到处横行.
- 懒政,庸政,不作为,执法发不力. 各个部门职权责任交错,划分混乱,有利益可得时都上来插一腿,要用到他们时,互相推诿.看看现在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 企业发展面临各种成本不断上涨问题,创新,改革技术,改善管理等迫在眉睫.现在比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输给了周边很多国家.据本人了解美国等在2011年开始已经把部分生产从中国移回了国内.然而,可惜的是,大部分企业老板(在加相当部分国有企业)一有钱就去投资房地产,炒地皮,炒大蒜,炒绿豆...质量没上去,报价开始提高. 日本等当初通过技术改造,知道现在还是个制造强国. 这对中国来说似乎只是个梦.
- 多年来粗制滥造,差不多了(也和腐败关联)的国民习性已经严重制约中国成位一个经济强国. 好不容易高铁成为了中国一张响当当的名片,美国都想引进中国的高铁技术.2011年马上暴露出来,中国现行所造高铁质量问题严重,按照设计,能用35年,实际到5年如不大修,则会翻车.中国从上到下,从做鞋子到高铁,都逃不过粗制滥造的恶名.
作者:
訷譕訫
时间:
2011-5-24 02:34
- 整个社会缺乏商业诚信,导致运行成本高,生意难做. 大家都知道,国家正在鼓励扩大内需,做大内销市场. 本人亲眼看到生边的两家工厂经历倒闭,原因很简单,客户付款不守时,能拖则拖.甚至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货到付款或发货前付款的生意,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现象,倒退到了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货款两清.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当然,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总是会变革的. 在近5年,这种变革阻力大啊,效果不会明显. 阿宝想干,只说了几句,就被几天后的人民日报不点名反驳.你想,30年了,养大了这么多的利益集团,太子党, 变通容易吗?
所以,在各位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祖国的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了.
欢迎批评!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24 10:57
和你想法差不多,不过不敢多说。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24 15:47
思念 思念,
思念澳洲......
作者:
Google测试员775
时间:
2011-5-25 02:57
6-9月在澳洲呆立3个月。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