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 @骆白蔻
一颗电影院在逃爆米花
真没想到,年度狗血抓马神剧《顶楼》居然拍到了第三季。
更没想到的是,小万居然还在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欲罢不能地追剧。
相信每个顶楼人的心理活动都是:这集怎么又在瞎编啊!下集什么时候更新?
长辈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女,过得那叫一个不体面,日常就是互撕互骂互怼互骗,但又经常因为利益原因同坐一条船。
但后被发现学历身份造假,遭到了富人和富二代的报复。
《顶楼 2》也以一起谋杀案展开,死者是露娜。顶楼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前一季死亡的秀莲华丽复活,磨刀霍霍向曾经的老公朱丹泰。她的助手是与雪雅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洛根李,两人甚至还发展出了感情线。
缺课的同学请温习这张瞬息万变的人物关系表。
说回到上周更新的《顶楼 3》,剧情承接《顶楼 2》的结尾。
眼看着秀莲和洛根李两人要 " 喜结莲李 " 了,洛根李却被神秘炸弹炸死。他之前从美国带回的白先生,似乎知道顶楼头号坏蛋朱丹泰的身份秘密。
看来这一季会揭露朱丹泰的真实身份,并以他和秀莲的对决展开,而其他顶楼人,则会在数不清的新仇旧恨中选择归属的阵营。
因为它和 2018 年的爆款韩剧《天空之城》实在是太像了,几乎全盘复制《天空之城》的豪宅设定、人设关系,但一切都向着更狗血、更低配的方向狂奔。
但《顶楼》的神奇之处在于:骂着骂着,大家都追上这部剧了;看着看着,就跟着剧中人一起发疯了,可谓是创造了 " 低开疯走 " 的神话。
反转,是剧作中的常见手法,越是出其不意,越是撩拨观众心弦。《顶楼》的编剧金顺玉就深谙此道,单凭一双手,没有她扭转不了的剧情。
例如《顶楼 1》讨论了一整季:谁是推雪雅坠楼的凶手?大家绞尽脑汁,连电梯里打酱油的保安和楼道里的清洁工都猜遍了,就是没想到凶手竟是拿了一季好人牌、第一个被洗脱嫌疑的吴允熙。
其他韩剧用 20 集讲述一件狗血事件,《顶楼》却能在一集内拼凑几件狗血事件,局势变化飞快,非常符合快餐时代的追剧习惯。
虽然《顶楼》里每个角色都擅长吵吵闹闹,但演员的演技并未停留在歇斯底里的表面,角色之间的张力十足。
千瑞珍之恶,并不是平面的、面目模糊的恶,而是复杂因子的集合体。而在顶楼人中,她时时刻刻的恋爱脑和不加掩饰的使坏也使其成为一股 " 清流 ",不禁让人又爱又恨。
当千瑞珍和吴允熙处处较劲时,观众会发现这两个角色颠覆了传统恶女和小白花形象框架,被填补得更加丰满。
适当的狗血元素是观众追剧的催化剂,不仅会以奇情感出奇制胜,还能保证用户黏性,观众在良性体验中形成对该系列的追剧依赖。
而 " 狗血 " 通常和 " 爽感 " 联系在一起。有评论者认为," 爽感具体表现为占有感、畅快感与道德感。"
《顶楼》创造的收视神话比较符合这一公式。
畅快感则来源于剧中源源不断的复仇。
吴允熙对千瑞珍的宣战,沈秀莲对朱丹泰的反杀,在一开始代表着朴素的惩恶讨伐,她们不自觉站在了正义的一方。报复恶人带来的快感,也让观众觉得感同身受。
一方面,观众的情绪被原始欲望挑动;另一方面,抽离化的观看又能让我们站在安全的道德视角。
那为什么《顶楼》的口碑在一二季间走上顶峰,却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呢?
因为为了把剧情圆回来,编剧不惜注入更多狗血浓度,整部剧彻底失去了微妙的分寸感。
就拿本季剧情来说,洛根李一死,大家纷纷推测他能复活,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因为《顶楼 2》里秀莲能复活、露娜能复活,无休无止的死去活来成为角色常态。
剧情发展也越来越不讲逻辑,bug 多得不必深究。《顶楼 3》里,朱丹泰想炸死洛根李,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亲自逃狱去做吗?显然没有必要,可编剧偏偏这么编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