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储备银行(RBA)公布的最新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目前澳洲流通中的纸币总额高达1037亿澳元,几乎达到了疫情高峰时期的记录水平。
这一数字令人瞠目结舌,引发了人们对澳洲是否正在成为无现金社会的讨论。
支持现金使用的倡导组织Cash Welcome创始人Jason Bryce指出,澳洲纸币流通总额的历史最高纪录是在2022年12月创下的1039.9亿澳元。
他认为,纸币流通量的增加证明澳洲远未成为无现金社会。
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少的澳洲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实体现金。
那么,这些纸币究竟去了哪里?答案可能出人意料——大部分纸币可能被藏在床垫下,而不是在超市收银台使用。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澳联储去年对疫情后纸币需求的分析发现,实际用于日常交易的现金比例自疫情结束以来下降了约4%,目前约为13%。
如今,只有9%到26%的纸币用于其原本的用途——合法的日常购物。
分析还发现,有5%到9%的流通纸币可能已经丢失,另有7%到11%用于所谓的“影子经济”,即非法或犯罪交易。
然而,澳联储估计,绝大多数纸币(约55%到80%)正被囤积。
RBA在分析中表示:“纸币需求强劲与交易使用减少之间的矛盾表明,纸币正被囤积,可能是出于储值或预防性储蓄的目的。”
澳联储指出,指向囤积的一个强有力线索是高面额纸币的需求。自2007年以来,通常用于日常交易的低面额纸币(5元、10元和20元)的增长率仅为年均1%,而同期50元和100元纸币的流通量每年增长约5%。
然而,澳洲并没有成为一个囤积者的国家,更可能是少数澳洲人扭曲了数据,持有了所有这些现金。
澳联储2022年的消费者支付调查发现,60%的受访者在钱包之外不持有任何现金。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悉尼大学商学院副教授Andrew Grant表示,尽管持有大量现金的人有时被描绘成偏执狂或末日准备者,但这种趋势背后有合理和理性的原因。
他指出,高调的网络攻击案例导致人们对银行和其他机构缺乏信任,而电子支付系统曾经出现的故障也显示了依赖银行卡和手机的危险。
Grant说:“我认为人们确实觉得即使是我们的电子系统也并非万无一失。”
Grant还提到,经历过疫情的澳洲人也深知,当绝望来袭时,社会和经济结构是多么容易崩溃。
他说:“我们看到人们在超市里为了卫生纸打架。我们离变得不文明并不遥远,我想。”
Grant同意澳联储的评估,即社会本质上正被分为两个明确的群体——持有现金的人和不持有现金的人。
他说:“基本上出现了一种两极分化,人们要么非常支持现金,要么相当反对现金。”
尽管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使用电子支付方式,Grant表示,现金对许多人来说显然仍有实用价值,特别是那些通常更脆弱的老年群体。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