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真相来了!91岁墨尔本老太和36岁澳洲男子,今天都被骂惨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微生活    时间: 2025-7-12 01:50
标题: 真相来了!91岁墨尔本老太和36岁澳洲男子,今天都被骂惨了

今天是7月11日星期五

墨尔本天气:局部多云

气温:8-15摄氏度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1:4.73

内容摘要

1.已被起诉,澳男机上猥亵熟睡女

2.一死两伤,墨东南区出致命车祸

3.又来一家,维州数万家庭涨电费

4.爱美注意,澳洲查获假肉毒杆菌

5.钱要不回,澳洲一养老基金崩盘

6.超过中国,这一国家成澳人新宠

7.亏损不断,澳洲最大花生商关厂

1、

澳男在飞机上猥亵熟睡女子被起诉

在洛杉矶飞往悉尼的一架国际航班上,一名36岁的悉尼男子被指控猥亵一名熟睡的女子,已被澳洲联邦警方正式起诉。

事件发生于5月29日。

警方表示,该男子与受害女子素不相识,却在航班途中故意换座,坐到女子所在的同一排。

在女子熟睡期间,他涉嫌不当触摸对方大腿和臀部。

机组人员得知此事后,立即将受害女子转移至客舱另一处安全区域,并在航班落地后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

澳洲联邦警察随后登机,对涉案男子及多名目击证人进行了问询。

后来该男子被指控做出“未经同意的猥亵行为”。

该罪名的最高刑罚为七年监禁。

联邦警方强调,警方将严肃对待所有有关不当或违法行为的指控——无论发生在陆地还是空中——并展开彻查。




2、

墨尔本东南区致命车祸致一死两伤

昨天中午12点20分左右,墨尔本东南区Wantirna South的Coleman Rd发生一起致命车祸。

一辆行驶中的丰田汽车突然失控撞向路边的3名行人,导致一死两重伤。

受害者是一对祖父母和他们2岁的孙子。

其中,59岁的祖母当场死亡,60岁的祖父伤势危急,被送到The Alfred医院,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2岁的孩子也受伤严重,被送到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目前情况稳定。

警方称,司机是一名91岁的老太,事发路段是下坡路,在下坡的过程中司机对车辆失去控制,车辆在失控情况下行驶了250米,最终撞上路边人行道以及行人。

之后,汽车又行驶了大约200米,冲破了旁边公园的围栏,撞上了一个长椅,停在了公园游乐场旁边,万幸没有其他人受伤。

司机只受了轻微伤,保险起见送医观察,目前仍在医院,将于今天晚些时候接受警方询问。

警方称,目前尚不确定司机当时是否突发医疗状况。




3、

维州23万户家庭电价上涨

澳洲联邦政府持有的电力零售商Red Energy宣布,将在2025-26财年上调其在维州的电价,上调幅度为4%左右,预计将使近23.2万户维州家庭的年度电费账单增加超过50澳元。

此次调价将部分抵消联邦政府原本提供的电费补贴。

该补贴从前一年的300澳元缩减至150澳元,意在缓解民众生活成本压力。

虽然相比其他州,此次维州的涨幅相对温和——Red Energy在新州的涨幅高达15%,被业内批评为“荒谬”——不过这一涨幅高于Origin与EnergyAustralia等主要竞争对手。

Snowy Hydro在声明中表示,上调电价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集团发言人指出,“我们理解许多家庭正面临生活成本压力,因此我们已尽力将价格涨幅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Snowy Hydro在2023-24财年通过零售电力销售收入增长了21%,远超客户增长速度;同期净收益几乎翻倍至9亿澳元。




4、

澳洲查获假肉毒杆菌

澳洲药品管理局(TGA)近日通报,多瓶疑似假冒的肉毒杆菌(Botox)注射剂在边境被查获,提醒消费者不要从海外购买注射类产品。

这些被截获的产品外包装看似为正品,由知名制药公司AbbVie旗下品牌Allergan出品。

然而,TGA在检查中发现,包装上存在诸多与正品不一致之处,包括排版错误、字体加粗问题、间距不当以及拼写错误等。

此外,TGA也已与原厂商AbbVie确认,涉事批号(C7211C4和HA 33946)并非真实生产批次。

这些批次的产品是从海外供应商处购入,而非经由澳洲正规药房流通。

TGA强调,这些假冒注射剂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绝不可使用。

凡是持有上述批号产品的消费者,应立即将其带至附近药房进行安全处置。

如果有人怀疑自己曾打过假冒肉毒杆菌,应尽快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TGA也再次提醒公众,肉毒杆菌在澳洲属于处方药,必须由医疗专业人员开具处方和施打。

通过互联网购买的肉毒杆菌制剂可能为假货,可能含有未申报的有害成分,且未经过质量、安全性与疗效评估,不符合澳洲医疗标准。

消费者切勿为图便宜或方便而冒险注射来路不明的产品。




5、

澳洲一养老金基金崩盘

近日,约6000名澳洲人被告知,他们投资于First Guardian养老金基金的资金可能无法全额追回,且退款过程预计将耗时超过一年。

自2019年起,First Guardian作为一个管理型投资项目运营,吸引了约5.9亿澳元的养老金投资。

今年早些时候,First Guardian基金突然崩盘,导致大批投资人陷入恐慌,前景不明。

清算人表示,他们正在代表投资人寻求高达4.46亿澳元的损失赔偿,但也坦言,“基金资产的整体可回收价值远低于账面估值”,“投资人最终可能面临严重资金缺口”。

澳洲证券及投资委员会(ASIC)已介入调查,主要针对负责该基金的母公司Falcon Capital Ltd及其前董事总经理David Anderson。

据悉,Anderson涉嫌将投资者养老金挪用于多个失败的房地产项目及精酿啤酒企业,并将部分资金注入明星主厨Scott Pickett的餐厅帝国。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得知ASIC调查后,疑似将2.74亿澳元转移至海外公司。

ASIC强调,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并追回First Guardian剩余资产,为投资人争取最大利益”。




6、

越南成澳洲人旅游新宠

随着国际旅游逐步回温,越南正迅速跃升为澳洲游客的“新宠”目的地。

据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澳洲前往越南的游客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54%。

旅游公司InsideAsia Tours也透露,2025年上半年其面向澳洲客户的越南旅游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6%。

旅游平台Klook的数据也显示,今年3月至6月期间,澳洲人在越南的酒店预订量同比暴增250%,活动项目的预订也增长了170%。

业内人士指出,越南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在于其丰富多样的旅行体验——从拥有历史底蕴的古城、热闹喧哗的集市街道,到壮丽的自然景观,使游客仿佛在一个国家内体验多个文化风貌。

另外,近期澳元兑越南盾汇率稳步上扬,使得越南的物价对于澳洲游客来说更便宜。

根据澳洲旅游行业协会(ATIA)发布的最新《旅行趋势报告》,2025年4月,越南是澳洲游客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增幅达28.5%;其后依次为日本(17%)和中国(12.7%)。




7、

澳洲最大花生供应商关闭工厂

近日,澳洲最大的花生供应商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的母公司Bega宣布,将逐步关闭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位于昆州的两家工厂,此举将导致位于昆州的约150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始建于1924年的企业,前身为Peanut Marketing Board(花生营销委员会),是澳洲历史最悠久的花生供应商之一。

Bega于2017年以1190万澳元收购了该公司,但尽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升级安全设施、支持本地种植户等举措,公司始终未能扭转持续亏损的局面。

据悉,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每年亏损高达1000万澳元。

Bega表示,在过去12个月内,已对该公司进行了战略审查,并尝试出售该业务,但始终未能找到可长期经营、保障员工与种植户利益的买家。

公司将在未来18个月内分阶段关闭两家公司,并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支持服务、转岗激励及遣散补偿。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