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购屋的人因为没什么经验,被话术牵著鼻子走的情况时有所闻,澳洲黄金海岸北部的年轻情侣休斯(Eloise Hughes)与雅各布斯(Shane Jacobs),最近分享了他们首次购屋过程中差点被「诱骗高价购买」的经历。这对刚从悉尼搬到昆士兰与家人同住,期望能负担得起房屋的情侣,原以为在Facebook上看到了一个梦想中的广告,却差点花大钱买了烂房子。
「对于像我们这样毫无经验的人来说,那个广告实在太吸引人了」,休斯表示,「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都很诱人……但我们差点为了一栋根本不值的房子,付出高价。」
澳洲一对情侣差点花高价买「泡绵房」。(示意图/CFP)
这则广告宣称针对首购族提供「低头期款方案」,让他们看见踏入房市的机会。根据Ray White地产公司统计,今年4月布里斯本的独栋房屋中位价达67.6万澳元(约新台币1,280万元),是10年来价格最高的月份之一。
这对情侣差点在4月敲定一笔新建案交易,总价超过70万澳元(约新台币1,325万元);然而,实地走访样品屋后,他们发现该栋建物只有180平方公尺(约54坪),建材品质低劣,甚至外墙非砖造,而是使用一种「泡棉材料」。
「我们差点为这样一栋房子花超过70万澳元」,休斯说,「更糟的是,对方还要求我们签下5年期、利率高达7.99%的固定房贷方案。」
觉得遭到误导与施压,两人最终在尚未签约前果断退出。如今,他们转而购买布里斯本西南方Gleneagle地区一处由Villawood集团开发的规划社区土地,并与自己选择的建商合作。
「我们原本以为要再等12至24个月才买得起房」,休斯坦言,幸好有政府补助措施帮助他们实现购屋梦想。「我们已经为土地付了订金,建屋也由我们自己选的建商负责。」
休斯回忆说,第一次购屋时被强迫推销的经验,甚至让他们一度不敢提问题,「当时我们一提问题,就被对方说成是无知或爱挑毛病的人,让人很不舒服」,「但现在,我们有一位非常棒的贷款经纪在帮我们规划,让我们能根据预算找到合适的方案」,她说,正因为曾有过差点吃亏的经历,如今他们更懂得谨慎与自主地作出选择。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