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环保
在AI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澳洲年轻人却选择远离ChatGPT、Google Gemini等生成式AI工具。
原因令人意想不到——因为这种技术不环保,会对地球环境造成影响。
事实上,生成式AI确实对能源和水资源有不小的消耗。
研究显示,一次ChatGPT查询所消耗的能量是普通谷歌搜索的近10倍。
每处理20到50个AI查询,需消耗约半升水。
RMIT大学全球、城市与社会研究学院高级讲师Ascelin Gordon博士表示,这种消耗对单个用户而言看似不多,但“每个人都在使用,累积起来的环境成本就非常可观。”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开始对AI保持距离。
数据显示,超过75%的澳洲16-25岁年轻人对气候变化感到担忧,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气候问题已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未来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代,他们选择用拒绝使用AI来应对环境危机。
Black Dog心理健康研究机构的Chloe Watfern博士认为,这种“拒绝”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年轻人正在认真思考如何在一个充满环境危机的世界中好好生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去抵抗。”
虽然AI确实可以为气候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但它本身也在加剧环境压力。
训练和运行大型AI模型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这些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庞大数据中心。
这些数据中心的能耗令人震惊。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高达4600亿度电,而同期整个澳洲的用电量不到3000亿度。
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预计将升至6000至1亿度,相当于法国或日本一年的总用电量。
除了耗电,这些中心还需大量用水进行冷却,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电子废弃物,因为设备需频繁更换。
虽然数据中心早在AI爆发前就存在,并服务于云计算、电商、社交媒体等行业,但自从生成式AI兴起后,相关需求快速激增。
即使一些年轻人选择拒绝ChatGPT,他们也无法完全避开AI。
比如,现在大多数谷歌搜索结果顶部都会自动显示AI总结内容。
面对这股潮流,年轻人产生的“生态焦虑”(eco-anxiety)也在不断加剧。
Watfern博士表示,许多年轻人因环境问题而陷入痛苦、无助甚至悲伤,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主动寻找应对方式,并将责任明确指向政府与大型企业。
“他们感到被辜负,甚至被背叛,愤怒是完全合理的。”
那么,面对AI带来的环境影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Gordon博士呼吁,希望未来AI公司能像家电那样,设立能耗和水耗评级,便于用户作出明智选择。
Watfern博士则强调,澳洲社会迫切需要为年轻人提供科学、准确且具心理安全性的气候教育。
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领导者们能够真正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作出对这个地球未来负责任的决定。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