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澳洲女子在社交媒体上怒斥慈善二手店的商品价格过高,引发众多网友共鸣,纷纷表示自己已经不再光顾这些店铺,转而选择前往Kmart或Target购物。
TikTok用户Bekkah在一段视频中展示了她在悉尼一家Salvation Army(救世军)慈善店所看到的离谱价格,包括桌子、玩偶和杯子等二手商品。
这位母亲表示,眼前的价格让她难以置信,曾经为经济拮据者提供实惠选择的慈善商店,如今似乎已偏离了初衷。
Bekkah批评这些二手店正在“利用弱势群体”,并在视频配文中写道:“澳洲最贵的二手店非救世军莫属。”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视频中可以看到,店内许多桌子的售价在550澳元左右,一些玩偶标价120澳元,甚至连普通的杯子也要价75澳元。
更令人吃惊的是,Bekkah拍摄的这些商品大多已是打折后的价格,这意味着原价更为高昂。尤其是那些二手桌子,每张都已降价了100澳元。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正是因为这些离谱的定价,他们才更愿意选择Kmart或Target。
“搞笑的是,Salvos店里卖的Big W衣服,价格竟然比去Big W买新的还贵。”
“现在的二手店价格真的很扯,我能在Kmart买到全新的东西,而他们却把旧货标两倍的价。”
“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在Marketplace上免费送出很多东西。”
“因为我不想捐东西给这些‘慈善机构’,让他们的高层坐豪车、住豪宅。”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还有不少人质疑,为何二手店的价格只涨不跌。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免费的,这样的价格真的让人很难接受。”
“他们的员工大多是志愿者,慈善机构也不用交税。”
“真的该让《Four Corners》去调查一下,这些二手店为什么越来越贵,这些钱到底去了哪儿。”
非营利组织领域的专家Bronwen Dalton博士指出,如今很难再在慈善商店里找到价格低廉的衣物或家具,这与快时尚的兴起和住房危机密切相关。
Dalton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像Shein这样的快时尚品牌兴起,大量质量差、不具销售价值的衣物被丢弃,而慈善机构还得承担处理这些垃圾的费用。”
“慈善机构成了人们丢弃不要之物的去处,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的去向。”
Dalton还建议,慈善机构应当回归“去商业化”的理念。
随着一些慈善组织试图“专业化”运作,运营成本也随之上升,开始以更“商业化”的方式管理。
Dalton说到:“有种观点是‘慈善机构管理混乱,我们应该找商业界的CEO来管理,因为他们懂得如何运营机构’。”
“但这些来自商业界的CEO带来的理念,往往忽视了慈善组织的使命和社区责任。”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相关性并吸引公众关注,非营利机构不得不调整自身的理念和运作模式。”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