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在澳洲白人文化中,孩子是否有义务赡养父母?亚裔被网友教育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微生活    时间: 昨天 21:00
标题: 在澳洲白人文化中,孩子是否有义务赡养父母?亚裔被网友教育了

这是亚洲和西方文化的差异

最近,在澳洲社交平台Reddit上,有一位亚裔澳洲人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澳洲白人文化中,孩子是否有义务赡养父母?




众多澳洲网友给出的答案侧面反映了亚洲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子女如何对待父母上的巨大文化差异。

提问的这位网友说,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有一位朋友是律师,把两个孩子都送去了昂贵的私校读书,一年学费加起来$6万,一家人住在$200万+的大house,每年出国旅行2次。

与此同时,这位律师的父母却住在租来的房子中,依靠政府发放的养老金生活。

在亚裔文化中,这位律师的做法很可能被批评“不孝”,提问的网友身为一名亚裔,也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妥”。

因此他特意问这位律师朋友童年是否遭受过父母的虐待,否则这样对待父母说不通,但朋友表示“并没有”。

这让他非常困惑:

自己每年花这么多钱,却不给父母分毫,这是正常的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大多数白人网友表示:这很正常。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父母认为是自己选择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因此养育子女是自己理所当然的责任,但子女并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甚至很多父母会拒绝接受子女的帮助。

通常,英澳文化遵循的是“向下传递”(pay it forward)而不是“向上回报”(pay it back)的理念。

父母投资在孩子身上,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投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此代代延续。

话虽如此,如果你特别富裕,而父母又在经济上有困难,却一点都不帮忙,那确实有点不厚道。(同时,英澳文化中也存在一种对拒绝接受来自子女或父母金钱资助的自豪感。)

另外,这还取决于你所说的“白人文化”具体指什么,因为希腊裔、意大利裔、斯拉夫裔等澳洲人的价值观会有所不同。




我认为这是家庭文化中最大的差异,而你说得非常到位。

我看到很多亚裔澳洲人对此评头论足,觉得我们这种做法很糟糕,但我认为我的责任是养育我的孩子,而不是让他们来养我。即便我处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刻,我也绝不会向孩子开口要经济上的帮助。

在我看来,那才是更丢脸的事——你选择把一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在他们好不容易开始在成年生活中站稳脚跟、甚至可能已经要养自己的家庭时,却要求他们来供养你?

即使在我年老的时候,我也绝不会这么做。

我希望他们对我的“责任”,是过好自己的人生,并在将来有了孩子时,能好好养育他们,让我不用担心我的孙辈是否过得充足。

如果他们的生活不够好,那也应当是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们。

因为无论是我的孩子,还是他们的孩子,都不会在没有我选择和行动的情况下存在。

当然,我并不觉得亚裔澳洲家庭用不同的方式做事就是可耻的。那完全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我也知道他们更注重向上回报,这只是文化上的差别而已。对他们来说这样做并没有错。

但我的重点是去供养和照顾我选择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这才是我的责任,因为这是我当初的决定。




没错。我是个澳洲白人,绝不可能去指望我的孩子来帮我。我选择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所以就必须由我来供养她。

未来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已经够艰难了,更别说还要他们照顾我们、在经济上供养我们。对我来说,对孩子说“我为你付出了一切,所以你必须在我年老时养我”这种话,是极度操控性、自私至极的。

大多数对父母有爱和尊重的孩子,都会主动站出来,尽力让父母过得舒适,并且愿意陪伴他们。他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




不。孩子并不欠父母的。

不过,非常成功、充满爱心的孩子是不会让父母生活在贫困或经济困境中的。我假设他们现在正处在这样的状况里,那么你的朋友就是自私自利,这并不能代表澳洲文化。

但是,如果父母并不在这种困境中,他确实没有义务给他们钱。他可以选择分享,但这不是他所欠的。







而且,即便孩子愿意主动赡养、帮助年迈的父母,大多数白人父母还是更愿意靠自己,独立生活,因为靠孩子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没用。

有些人对自己拥有的生活很知足。领取养老金能让人保持独立。澳洲人的心理里,更倾向于“靠自己付账”的方式生活。

相比依赖别人过奢华的日子,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朴素的生活。




确实是这样。我有很多孩子,他们都住在家里。

你要么在赚钱,要么在学习;如果你在学习,我会供养你继续下去。

我的一个孩子坚决表示,等我老了要让我和他们一起住。

呃,不用。虽然我很感激我的孩子们都懂得感恩,但只要我还能照顾自己,我还是更愿意自己生活。




你会确保父母过得很好,但如果父母的生活要依赖子女,他们自己会觉得尴尬、无用。

这和亚洲文化不同,亚洲人会希望父母住在自己家里,这样既能照顾父母,父母也能帮忙照顾孩子,在家里四处忙活。

而对澳洲人来说,我们很重视空间和隐私,如果父母和我们一起住,会觉得很窒息、很烦躁;父母也会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并觉得自己是在打扰别人。只有在他们年纪大到无法自理、又不想去养老院时,这种情况才会改变。

我妻子是中国人,说到双重标准——我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和我一起住,但却很乐意让她的父母住在我们家。







白人文化中这种“只有父母对孩子负有照顾责任”的观念甚至已经发展到有些父母哪怕生活不富裕,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给孩子钱,还要攒钱给子女留遗产。

我爸爸刚退休,由于我妈妈病了整整十年,他花掉了一大笔积蓄,所以他现在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钱。

我得不断拒绝他给我的钱,因为他总是想给我钱。

澳洲父母认为,照顾孩子是他们的责任,而不是反过来让孩子照顾他们。




我爸不会把家里的暖气调高,因为他觉得高额的电费会导致他去世后留给我们的钱变少。

首先,他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而且我们这些孩子都不需要他的钱,但他仍然不愿意把暖气开高。

在他看来,照顾我们、留钱给我们才是他的责任。我的大哥甚至都已经退休了。




我妈也是这样!她总是念叨着要省钱,好在她去世后能留点东西给我们。

我必须不断提醒她,我们不想要她的钱,尤其不想在她因此不能过得舒适的情况下要这笔钱。




当然也有一些反例。

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更常见的是相反的情况——富有的父母花钱去坐游轮、买多套投资房或度假屋,而孩子们却在为付房租或房贷苦苦挣扎。然后他们还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没能抱到更多的孙子孙女,或者孩子们为什么不常来探望。







白人文化和亚洲文化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子女即便要主动接济父母,他们也不是出于“这是我的责任”,而是出于对父母的爱。

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我会帮父母一把,但我不会把这看作是“欠”他们的。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爱他们,不想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眼看着他们受苦。




当然,这两种对待父母的不同文化各有各的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互相羡慕。

我同意!我个人很羡慕亚洲文化中常见的那种几代同堂的家庭特点,我能看到其中巨大的好处。我们甚至特地买了一套更大的家庭住宅,就是为了让一个或多个孩子如果想多住在家里一段时间,也能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得舒适。

但我也能理解,孩子们可能会不想这样,因为他们或许更想出去过自己的生活,成为不受我们影响的独立成年人。等那天真的到来时,我会非常难过……但同时也会庆幸他们拥有这样的选择。

我有很多亚裔澳洲朋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过这种选择的机会,我想这就是你所说的那种“不好的一面”吧。




这正是我在白人朋友身上注意到的现象。对于像我这样的亚洲人来说,这完全相反。

说实话,我更喜欢他们的方式。因为那种“仿佛你只是被当作一项投资来培养,一旦没达到预期就被贬得一文不值”的感觉,并不是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承受的。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