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过分了
澳洲的小费文化现在已经升级到了新level——以前是不收,后来是结账时你自己选择给不给,现在居然有餐厅自动把小费加到了账单中,默认所有顾客都给小费!
最近,悉尼一家东南亚风味餐厅“Island Radio”就因为在账单里自动加入“小费”而惹怒了不少食客。
这家餐厅位于悉尼Redfern新近落成的耗资5000万澳元的美食区,主打东南亚料理和面食。
餐厅的做法是:在所有账单里自动加收3%小费,并在账单下方以小字标注“可随时取消,无需解释”。
如果是8人或以上的聚餐,则直接收取10%的服务费。
此外,餐厅还会在周日收取10%的附加费,公共假期收取15%附加费。
虽然餐厅在官网、菜单和预订环节都有说明,但不少食客仍觉得这种“自动加小费”的做法很“阴险”。
一位本地顾客表示,最近他们十几个人到这家店庆生,总共花了1406.02澳元。
结账后他们才发现,这里面还包括默认的127.82澳元小费,以及106.70澳元周日附加费,但他们当时根本没人注意到。
这位顾客表示:“我并不介意在服务好的时候主动给小费,但问题是现在变成了‘被动支付’”。
“收小费的提示印在‘小计’和‘总计’之间,字很小,很难注意到。”
“即便你真的注意到了,也必须在现场和服务员开口要求取消,这会让人觉得很尴尬,顾客完全处于被动和不安的处境。”
事实上,澳洲消费者对这种“默认收小费”的做法普遍比较抵触,因为澳洲的最低工资已经是全球最高的之一了。
澳洲餐饮协会CEO Wes Lambert 也表示,虽然这种收费方式合法,但确实容易让顾客感到被“套路”。
“如果是律师收费,600澳元一小时外加杂费,他们会提前说明;餐厅也是一样,只要告知顾客就不违法。但问题是很多人不看小字,最后还是会被吓一跳。”
Island Radio餐厅背后的运营方House Made Hospitality(旗下还有Tilda、Grana和Bondi的Etheus等餐厅)则为此辩护,称“3%小费是可选的,预订时会向顾客多次说明,并且账单送上时服务员也会再次告知。如果客人要求取消,完全不会有任何质疑。”
House Made Hospitality 旗下其他餐厅也有类似机制,比如Tilda自动收取7%,Etheus收取5%,有些店同样是3%。
他们表示,这笔费用由第三方软件统一管理,确保100%发放给当班团队,包括厨房员工。
不过,不少网友担心这会成为“新常态”。
有人在Reddit上写道:“请不要让这种‘自动小费’成为潮流。我们的服务员本来就有合理工资,不应该由顾客来填补。”
也有人直接质疑:“如果顾客没看到提示,是不是等于被骗了?”
还有人表示,澳洲的小费文化正处于“从自愿变成被期待”的危险边缘。
根据金融公司Zeller的数据,澳洲人给小费的金额近几年确实在上涨。
2024年,平均小费金额达到25.20澳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5%。
专家认为,这和电子支付普及有关,因为结账时机器会自动跳出“小费选项”,让顾客更容易“顺手”付出。
不少消费者仍然认为,小费应该是对优质服务的奖励,而不是强制性的费用。
你对此怎么看?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