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今多数澳人日常饮食都高度关注碳水和蛋白质,但关于“盐”或钠的摄入,却常常被遗忘。事实上,摄入过多食盐对身体并不友好,它会导致高血压,并显著增加中风风险。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根据目前的公共健康指南建议,澳洲人每日盐摄入量应不超过2000毫克(约等于5克或1平茶匙)。但数据显示,澳洲人平均每天摄入高达9克的盐(相当于约3600毫克钠),几乎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
换句话说,你已经吃得“太咸”了。大家普遍知道快餐含盐高,但其实日常厨房里的许多常规食品,也悄悄“钠含量炸表”。
以下是一些容易“踩雷”的常见食品类型,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1、泡面
泡面方便又便宜,深受各个年龄层欢迎。但只要你把那一小包调味包倒进去,一碗面就轻松添加了1500到2000毫克钠,再加上满满的味精(MSG)。
2、即食粉汤或浓汤包
预包装汤的钠含量差异很大,大多数每份在600-800毫克之间。但某些亚洲风味汤包每份钠含量可能高达1800毫克。
3、酱油
1汤匙普通酱油约含1200毫克钠,如果你做餐时还加入了鱼露、蠔油、海鲜酱等,难怪一顿亚洲菜吃完就觉得“渴到爆”。
4、即用料理酱(炒酱、咖喱酱等)
想炒菜或做咖喱,预制酱包确实方便。但多数品牌的钠含量直接突破全天上限。
虽然产品标示“可供四人食用”,但实际佐料使用量往往不低。
5、高汤/浓汤底
市场上的高汤产品钠含量差异非常大,有些主打“精品”无盐添加,但也有些每份含800-1000毫克钠。
6、咖喱酱/咖喱膏
50g的一小包咖喱膏就可能含钠1000mg以上,还不包括炒菜时加的其他酱料。
7、罐装意大利面(番茄酱意粉)
罐头食品为延长保存期,普遍含盐。尤其是番茄酱意粉,每半杯就可能含钠高达600mg。
8、口味面包糠与调味粉(比如烧烤风味、蒜香味)
如今超市里充斥着各种“风味面包糠”,但它们每小茶匙竟可含多达500mg的钠。
小结:如何控制摄盐?
看营养标示,所有包装食品都要养成阅读标签的习惯,特别是钠含量。
一般来说,每100g食品中钠含量低于120mg可视为“低钠”选项。多选择“低盐”或“无添加盐”产品,自制调味,少用预制酱。
别光看热量和糖,“咸”同样不可忽视!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