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州有47所全制或部分制精英中学,远远超过其他州。维州和昆州各只有4所,西澳只有1所。
由于录取率只有四分之一,这种竞争催生出了各种针对性的补习班和长达数月的备考过程。
但最近,悉尼10 岁小姑娘 Summer一家的“鸡娃”经历,却惊醒无数家长。
明年,Summer也将迎来精英中学选拔考试,但在成千上万拼命想挤进顶尖公立学校的学生中,她简直是一个“另类”。
当同学们都在疯狂刷题奔波各科补习班的时候,10岁的Summer Smith压根没把自己埋课本里,而是把时间都花在了网球、合唱团、表演和K-pop舞蹈课上...
Summer表示,
我在这些活动里交到好多朋友,也学到超多东西,并对自己未来想从事创意行业特别感兴趣。
Summer来自于一个移民二代家庭,她的爸爸Damon当初就考上了悉尼一所顶尖精英中学,但她的爸爸Damon表示,如果孩子能考上一所精英中学,他当然会很开心,但他说他更在乎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大人’,
“我们不想让孩子的生活只剩下备考、备考、备考...”
澳大利亚辅导协会首席执行官Mohan Dhall表示,多数参加精英中学考试的学生都受过专门辅导,
“全国范围内,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在读书期间补过课…在悉尼这样的城市,比例更高,达到四分之一。”
一家位于悉尼Hornsby的补习中心负责人表示,参加精英中学备考项目的学生每周要上三节课。大多数人至少提前一年就开始上课。
这种备考带来的“高压和紧张感”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受不了。大约每15个学生里就有1个会退出,转去普通辅导班。
不得不说,激烈的竞争让Summer一家开始考虑其他选择。
Summer目前已经收到了两所私立女校的录取通知:Monte Sant’ Angelo Mercy College和Abbotsleigh。
Summer的爸爸表示,
“就算她考上了精英中学,我们也得问自己:这真是我们想给她的吗?她那么喜欢课外活动,可能私立学校反而能给她更多机会。”
Summer的妈妈Dongjoo Park大部分学生时代都在韩国度过,后来来澳大利亚读完了硕士。
Dongjoo Park表示,
“韩国那边超级重视学业,到某个阶段你就得放弃一切、只剩学习...”
“我知道如果我小时候学过跳舞、唱歌这些特长…而不是光在学校读书,我可能会做得更好。我不想让女儿也有这种遗憾。”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的社会学家 Christina Ho 也观察到类似的变化。她说,在澳洲长大的“二代移民”,对教育的看法已经和父母那一代很不一样。
“他们更了解这里的教育体系,英语也更好,不像父母那样觉得一切都要靠成绩来保障未来。所以他们选择更多样化。”
不过,Christina也强调,家庭背景差异仍然很关键。
“在澳洲一些弱势地区,孩子们为了精英中学考试的准备,比富裕地区还要拼命。因为这些家庭根本负担不起私立学校,孩子能不能进精英中学,几乎决定了一切。”
像 Summer 家庭一样,另一位家长 Kelsey Grant 也采取了更温和的方式。
他 10 岁的女儿在 Pre-Uni New College Gordon 上精英中学备考班,但一周只上一节课。
“我不想让孩子觉得这是个负担,所以我们就轻松一点。”
他希望女儿能考进 Hornsby Girls High School,如果没考上,就去 Brigidine College。
在他看来,精英中学确实能提供更丰富的学术机会,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
“我有四个孩子,每个都不一样。我女儿喜欢打无板篮球,我希望她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针对精英中学考试应运而生的各类补习班,新州教育部的态度很明确:
他们坚持认为辅导并不是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也不会鼓励家长去报各种补习班。教育部官网上甚至写道:
“额外的付费补习不会让你的孩子在考试中获得优势。”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