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合理吗
以后在澳洲,掏现金可能要多花钱?
澳洲消费者维权组织CHOICE最近对澳洲央行RBA发出了警告:如果监管不及时,未来商家很可能会对“现金支付”收取额外费用。
换句话说,你去咖啡店、餐厅甚至小商店,如果掏现金付账,可能还要被收一个“现金手续费”。
这事的背景其实很简单。
澳洲央行正在研究是否要禁止商家在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时收取附加费。
按照现在的情况,很多人会选择现金,就是为了避开刷卡时那2%—3%的附加费。
根据一项调查,超过9500名澳洲消费者中,有73%的人说自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现金结账。
可一旦刷卡收费被禁止,商家就可能想办法把压力转嫁到现金支付上。
为什么现金对商家来说这么“昂贵”?
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教授Richard Holden解释得很直白:现金的背后有一整套成本。
商家每天要准备找零,要额外买保险以防风险;每天结束时,还要数钱、打包,再送去银行或者夜间保险柜。这些都是钱。
波士顿咨询(BCG)的一份报告更是算出了一笔账:如果把所有直接、间接和后台管理的成本算在一起,每一笔现金交易大约要花商家3.9%的成本,而刷卡支付只要1.8%。
换句话说,收现金对商家来说比收卡还贵了一倍多。
CHOICE提醒,这问题不能忽视。
虽然现在刷卡成主流,但依然有大约150万澳洲人,超过80%的日常支付依赖现金,还有更多人偶尔会用。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用现金不是图省事,就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如果现金也要收费,他们等于无处可逃。
更棘手的是,现金运输这一环节本身已经很脆弱。
负责运送全澳约90%现金的Armaguard公司,去年差点破产。最后靠四大银行、几大超市、Australia Post等企业凑了5000万澳元才救下来。
今年这条“命脉”又续命一次,但问题是,难道以后每年都要靠这种救助?有人甚至建议,政府干脆直接出手接管。
澳洲政府方面也有动作。
计划从明年开始立法,要求超市、加油站、诊所等“必需场所”必须接受现金,确保老年人或没有银行卡的人不至于被边缘化。
但像咖啡馆、酒吧这些“非必需场所”,就不在保护范围内。如果他们决定收现金手续费,也没有法律能拦得住。
CHOICE担心,如果只禁止卡费,而不管现金费,最终结果就是把负担从刷卡的人身上转嫁到了现金用户身上。尤其是那些没法不用现金的人,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想象一下,你在Highpoint或Chadstone买杯咖啡,掏出一张20澳元,却被收1%—2%的“现金费”,是不是瞬间觉得很不合理?
但从商家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他们承担的真实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现金的未来到底该由谁买单?商家?消费者?还是政府?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