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33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喂养交流] 超市里买的“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么?

[复制链接]

445

主题

1373

金豆

61

积分

高逼格超版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61
金豆
1373
鲜花
5
主题
445
帖子
500
注册时间
2015-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5:4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澳大利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两周,糕妈发了一篇《1分钟读懂营养标签,看宝宝吃了多少垃圾食品》的文章,大家反应热烈:太实用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选购宝宝食品,在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的基础上,老妈子今天来八一八日常购买中不经意陷入的误区,赶紧来瞅瞅你有木有“中招”。


1“儿童专用”并不一定适合儿童

给宝宝选购食物,我们常常会选“儿童专用”的,比如“儿童奶酪”、“儿童饼干”、“儿童榨菜”、“儿童肉松”、"儿童酱油”……

先吐槽一下传说中的“儿童榨菜”、“学生榨菜”。昨日特地去超市对比了一下:同一品牌的“学生榨菜”和“航空榨菜”


看了半天,除了条码不同,包装颜色不同,名字不同,宣传语不同,几乎再也找不出不同点,就连配料和每100克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是一!模!一!样!神马情况啊!


对面的调料货架上,“儿童酱油”赫然在列。在年糕添加辅食之后,身边好多人和我推荐儿童酱油,什么“有机”、“天然”,“低盐低钠”,倒是要看看到底何方好物。


“这个儿童酱油卖的很好,小孩不适合吃太多盐,儿童酱油比我们成人吃的酱油要清淡,蒸蛋、面里佐一点调味很好的。”超市的导购员立马凑上来向我介绍。

瞄了一下价格,哟,还真不便宜。


仔细对比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的配方和营养成分表,发现两者并无明显区别:配料表里,不外乎是水、大豆、小麦、食用盐和一些食品添加剂,而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也没有显著差异。

有些儿童酱油会比普通酱油多一味食品添加剂,即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味剂,只是让产品迎合孩子爱吃甜的口味。


无独有偶,“儿童挂面”、“儿童水饺”等也多是噱头。妈妈们给宝宝选购面条的时候,别顾着“儿童”字样,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尽量选没有盐、或者盐排在很后面的意面、挂面。



给年糕买奶酪的时候我也就发现过,所谓“儿童奶酪”、“成长奶酪”根本就不适合小朋友,含钠、含糖量高,添加剂多——没错,为了让孩子爱吃,大部分儿童食品只是做得口味更好了,这个“口味好”,意味着更不健康。这些食品包装上印上“儿童”字样,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价格,让家长们欢喜买单。



2“无糖”食品也有“隐形”糖

很多妈妈说:糖吃多了不好,我给孩子喝无糖饮料总可以吧?


无糖饮料并非真的“无糖”,是因为这种饮料或者食品中糖的含量低于标准的“0”界值,也就是每100g中或每100ml食品中糖含量等于或低于0.5g。虽然没了蔗糖,但是被其他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蜜素、木糖醇、麦芽糖醇、糖精钠等所替代,这些甜味剂都是“隐形”糖。

比较熟悉的某知名品牌无糖可乐,显示添加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饮用“无糖”饮料的人体重增长比普通人更快(以为无糖,结果喝得更多)。特别注意:代糖阿斯巴甜成分在英国是禁止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辅食中添加的甜味剂,其他甜味剂虽没有明确指出不可食用年龄段,但也需要家长格外注意,不能盲目购买。

3含乳饮料≠乳制品
在超市的饮品架上,五花八门的“乳制品”足以见得这是多大的一块消费市场。

给孩子买乳制品,首先要关注蛋白质含量。一些酸甜口感的含乳饮料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家长们看了“伴随孩子成长”的诱人广告,也常常买回来给孩子喝。

注意啦!每100g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在2.3g以上的才是奶或者调制乳;如果蛋白质只有1.0g或者更低,那不是奶,只是一个含乳饮料。


这是一个合格的“奶”,建议购买。



某知名品牌酸酸乳的营养成分表,可见蛋白质含量仅为0.7克,再看配料表,食品添加剂包含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乳胶 、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等。

同理,“营养XX”、“果粒XX”、“优X乳”等,含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都仅为1%左右,它们的营养怎么都不及牛奶,且含有食品添加剂和大量的糖分(特别顶饱还会蛀牙),孩子吃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不建议购买。


4100%果汁、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果味饮料,傻傻分不清
很多妈妈有浓厚的“果汁情节”,相比碳酸饮料,觉得果汁可以补充VC,多喝有益。这点老妈子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果汁的确来自于水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健康的。在榨汁过程中,新鲜水果中蕴含的纤维大量流失,剩下大量的糖分果汁应该少给宝宝喝,如果做不到不喝,那尽量选择不额外添加糖和其他添加剂的

超市里的果汁有很多品类,“100%果汁”和“纯果汁”是最吸引人的,配料表上面基本写着水、某种水果的浓缩汁。

这种果汁其实应该叫“复原果汁”,是从果汁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将其变为浓缩果汁,便于保存和运输,之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分将其还原成与原果汁成分比例相同的饮品。这种果汁虽然不是原榨果汁,但是它不添加其他配料,如白砂糖、食品添加剂。


第二种“果汁饮料”,是在果汁或者浓缩果汁的基础上添加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香精等配制而成的饮料。国家对于果汁饮料中果汁的含量有要求,至少达到10%才可以成为“果汁饮料”。


第三种“水果饮料”,介于“果汁饮料”和“果味饮料”之间,果汁含量在5%-10%。

在超市发现了这款造型很新奇的水果饮料,它的配料包括水、白砂糖、浓缩果汁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而果汁含量也标示大于等于5%

第四种是“果味饮料”,它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和食用香精为原料调制而成,也就是说含有的果汁成分很少,甚至为零。

这四种饮料,虽然是一字之差,营养可是天壤地别。如果妈妈们已经眩晕了,就简单告诉大家选择公式:100%果汁 >果汁饮料 >水果饮料 >果味饮料



好了,今天先说这么多,再说估计妈妈们也要晕菜了。其实不管是什么配料陷阱什么成分圈套,只要你学会了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一切都是小case!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

金豆

23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23
金豆
-4
鲜花
0
主题
147
帖子
234
注册时间
2014-10-2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0 23:0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果然晕菜了。。。宝妈们也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