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3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喂养交流] 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复制链接]

445

主题

1373

金豆

61

积分

高逼格超版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61
金豆
1373
鲜花
5
主题
445
帖子
500
注册时间
2015-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0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澳大利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写在前面的话

过去几年的咨询中,接触过很多三四岁了还发音含糊、不爱说话的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的孩子也就更常见了。一方面我们的家长花大量金钱和精力海淘洋奶粉、制作精美的食物,另一方面却是因不当进食导致孩子的口腔发育不良、味觉被破坏,导致孩子不爱吃饭、挑食、发音不清等。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这个话题。


新生儿的味蕾

新生儿的味蕾非常敏锐,任何不当的刺激都可能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导致味蕾的迟钝。除了母乳、奶粉(任何母亲都应尽可能母乳喂养,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母乳)、白开水外,1岁以内的宝宝尽量不要添加任何糖、橙汁、盐等。

味蕾的敏锐性遭到破坏后,可能导致宝宝只偏爱某些味道的食物或口味重的食物,为今后的养育埋下隐患。


何时添加辅食?

6个月以内的宝宝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开始科学地添加辅食,美国儿科学会也不建议过晚添加辅食,过晚添加辅食可能影响婴幼儿的口腔发育。婴幼儿的吞咽、咀嚼、咬合等功能对于其今后的自主进食、发音都会有着直接影响。(微信公众号“婴幼儿发展王荣辉”原创文章,作者:曾捷。转载请注明)


米糊和粥可以一直吃吗?

  • 6-8个月:以糊状食物为主

  • 8-10个月:小颗粒食物

  • 10-12个月:小块状食物

  • 1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进食更大块状的食物

  • 18个月的宝宝的食物软硬程度已经接近家里成人的食物性状了。

不要只关注消化问题,要知道婴幼儿的消化功能不断在发展,长期单一过软的食物反而会阻碍他们消化功能的发展。长期进食过软的食物,导致宝宝的口腔肌肉和颌骨没有机会得到锻炼,这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对较硬食物、大块食物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发音能力,他们可能很难精准敏锐地控制口腔的小肌肉群。
哪些餐具更适合宝宝?

看护人应根据婴幼儿的发育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进食餐具,下面是宝宝发育良好情况下的推荐进食工具:

7-12个月:宝宝的手,吸管
12个月以上:勺子,杯子
30-42个月:筷子
没有哪个宝宝可以跳过手抓饭阶段,千万不要怕脏,你会发现宝宝很快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手,不会再把食物甩得到处都是了。如果你不希望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在吃饭时还会弄得到处都是食物,那么一定要忍受他们在1岁前的手抓饭。用手抓着吃,可以很好地促进手和口的发育,有利于宝宝更好地进入独立进食阶段, 同时口腔的良好发育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吃饭?

一些手和口腔发育的特别好的宝宝,1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吃饭了。通常情况下,2岁的宝宝身体两侧的协调性得到极大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也更好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也让宝宝能够很好地自己吃饭了。

喂饭的坏处超出你的想象,因为这不仅会破坏了孩子进食的乐趣,还可能影响孩子手部发育、口腔的咀嚼、咬合和吞咽功能的发展,导致今后较容易出现食物哽咽危险。



婴幼儿发育更需要什么营养?

当我们每天追着孩子强迫或乞求他们把米饭、面条和馒头塞到嘴里时,你却不知道其实他们需要的主要是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脂肪。赶快放下让孩子吃几大碗饭的念头,仔细看看孩子是否摄入了满足他们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


总结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吃喝拉撒睡,在宝宝还处于婴儿时期,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当父母的需要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就像吃饭这件事情,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所以,爸爸妈妈赶紧学习《如何科学添加辅食》,现在还不算太晚!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