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澳洲央行近日发出严厉警告称:
若劳动生产率持续低迷,未来即便有降息空间,官方利率下调的幅度也将受到限制。
这一表态出现在央行在7月初的利率决策会议纪要中。
该次会议中: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6票对3票的分歧决定维持现金利率在3.85%,未如市场普遍预期般降息至3.6%。
会议纪要显示:
尽管所有委员均认为利率已处于下降通道,但分歧点在于何时、以及降幅多大才最合适。
支持暂缓降息的委员认为,澳洲失业率截至5月仍较稳定,就业市场整体依然吃紧。
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结构性的问题:
生产率增长持续疲软,尤其是矿业部门效率下滑,
以及公共部门(如医疗和养老服务)扩张所带来的拖累。
央行的担忧恰好也成为即将于8月在堪培拉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专家会议的重点议题。
央行警告称:
如果不设法提升生产率,未来的利率政策乃至整体经济增长路径都将被迫调整。
纪要写道:
澳洲当前GDP增长本就疲软,储蓄率上升,
工资增速和服务业通胀势头趋缓,数据显示整体经济动能正在减弱。
与此同时,保守派智库“独立研究中心”也将矛头指向澳洲政府的支出失控。
并发出警告:
这种势头若不加以遏制,澳洲恐步上 “欧洲式福利国家” 之路。
该研究指出:
自1990年代末至2008年,政府各级总支出占GDP约为34%至35%,
如今则攀升至38%至39%,且仍在增长。
该中心资深研究员Robert Carling表示:
国防、NDIS(国家残障保险计划)、养老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支出暴增,
已形成一个依赖政府开支的“庞大利益集团”,对财政紧缩产生阻力。
他说:
过去靠举债维持的慷慨时代已经结束。
如果不果断重设民众的财政期望,
澳洲将滑向一个 “靠投票吃饭” 而非 “靠劳动吃饭” 的社会,
增长放缓、税负加重将成新常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敦促澳洲政府加快生产力改革,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在最新发布的全球报告中,IMF指出:
澳洲需要通过强化国际竞争力、推动研发、改善劳动流动、更新竞争政策和鼓励创新,
以提升出口质量、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培育高附加值产业,并实现外部再平衡。
虽然澳洲政府近年来推出了 “Made in Australia” 等产业扶持政策,
但IMF提醒:
产业干预应 “谨慎为之、精确聚焦”,
仅在市场失灵或存在外部性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尽量避免扭曲贸易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