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F-22重大失误令人心痛,严重低估中国(图)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3720
帖子
353721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30 20: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美国《国家安全期刊》8月28日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回顾F-22战斗机的出口禁令,认为这是美国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战略失误之一。 文章指出,F-22是目前“全球最强”的制空战斗机,但美国在1998年通过《2000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禁止向任何国家出口F-22,理由是担心核心技术泄露,导致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最亲密的盟友无法获得这款顶尖平台。 短期看,这一政策让美国保住了技术优势,但长期后果却十分严重:生产线提前关闭,单机成本飙升,供应链大量流失,导致美军至今仅装备不到200架F-22。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当盟友无法共享顶尖制空能力时,中国的歼-20正快速形成规模化部署,导致美方的制空优势将逐渐消失。 文章认为,F-35虽然数量多,但它的设计定位并非空优战机,在纯粹的制空作战中无法取代F-22,这给东亚和欧洲盟友留下了明显的防御缺口。


(美媒报道截图,标题:美国在F-22上的重大失误至今仍令人痛心) 回头来看,F-22的出口禁令,确实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首先,在工业层面,美国最初计划生产750架F-22,但因为没有盟友订单,生产规模被一再压缩,最终在2011年提前停产,仅制造195架,导致单机成本攀升到1.5亿美元以上。 生产线的关闭不仅让供应链萎缩,相关隐身涂层、复合材料、雷达与发动机的产业能力大幅流失,重启成本高达250亿美元,几乎不可能再恢复。 再看战略层面,F-22是美国唯一一款专门为夺取绝对制空权而设计的五代机,盟友拿不到这款机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F-35,但F-35的核心定位是多用途,空战机动性、瞬时推重比、隐身优化等指标均不及F-22。 如今,中国的歼-20批量列装,配合PL-15远程空空导弹,在东亚方向形成了区域优势,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只能依赖数量有限的F-35来补位,在高端空战中没有任何压制力可言。 而在联盟层面,由于F-22的技术封锁,盟友被迫自主研发高端战机,导致平台标准碎片化:欧洲搞FCAS、英日意搞GCAP、韩国做KF-21、日本推F-X。 表面上看多样化,但意味着整个后勤和战术体系越来越割裂,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美国在第五代战斗机时代的领先优势已经被抹除。


(美国战机) 当然,找问题都会找,尤其是马后炮,回头看,很多事情都让人后悔,但如果放在F-22刚问世的1990年代,美国的决策并没有错。 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冷战刚刚结束,美军仍处于压倒性技术优势期,俄罗斯陷入衰退,中国更是连四代机都没摸到边。 彼时的歼-8II刚刚服役,雷达探测距离、导弹挂载量、机动性等核心指标全面落后,连对空导弹大多还停留在半主动制导阶段,根本无法构成对F-15、F-16的威胁,更不用说F-22这种跨代平台。 而在美国军方的战略设想中,F-22原本就是为应对高烈度全面战争而生的高端杀器,属于技术压制型平台,并不面向多用途或广泛出口。其隐身设计、推重比、超音速巡航能力、态势感知系统,构成了空战代差,这是压箱底的东西。 而且当时美国已开始筹划F-35,用于满足广泛盟友需求。 F-22定位是高端自用,F-35则是开放给盟友,形成高低搭配模式。 有毛病吗?没毛病!完全符合当时的战略逻辑。


(美国战机) 真正的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空军发展速度出现了严重误判。 歼-20在2011年首飞、2017年服役,比美国预期整整提前了15年。 PL-15远程导弹直接碾压了美军现役AIM-120D。 中国快速整合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雷达、数据链等全产业链,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如今歼-20数量已经超过美军F-22现役规模。 原本美国设想用少量F-22配合大规模F-35,维持长期代差优势,但这一假设被中国空军的崛起彻底打破。 所以说,美国真正的战略失误,不在于F-22是否出口,而在于错判了中国的技术追赶速度。 美媒现在的批评,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往回推30年,告诉美国中国空军现在的水平,只会被当成科幻故事,美国再怎么想,也想不到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把代差抹平并在数量上实现了反超。


(中国战机) 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F-22的生产线早在2011年就关闭,相关供应链高度解散,重新启动已经不现实,且技术很多出现断代。 美军寄希望于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但最快也要2030年后才能服役,而在未来这五到七年里,美军和盟友在亚太方向的制空优势存在明显真空。 F-35虽然数量庞大,但性能无法硬碰硬对抗歼-20,而且哪怕仅从数量来说,中国在台海和东海的部署速度也比美方更快。 所以说,现在美国已经处在彻底没招了的状态,只能寄希望于六代机时代进行调整,但以中美当前的进度来看,六代机时代美国恐怕连一分一秒的都领先不了。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