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3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贸易战”已成过去,澳企重新涌入中国!高管:中国市场大到无法忽视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2940
帖子
352941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北京与堪培拉的“贸易战”结束后,澳洲企业正重新涌入中国市场。不少澳企老板表示,中国是他们的最大市场,重返中国是个必选项。




医疗科技公司Uscom的老板Rob Phillips表示,自己对中国持乐观态度。

在该公司位于悉尼CBD的总部内,堆放着装有电路板、液晶屏和硬件部件的箱子,工程师们将把这些部件组装成公司拥有专利的超声波和血压监测设备。

其中许多设备将运往中国,目前这些产品已在中国大陆600家医院投入使用。作为一家上市公司,Uscom将中国视为其最大市场,并正努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Uscom首席执行官、昆州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教授Phillips说:“中国是个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澳洲人口则是2700万,一个中国可以顶好多个澳洲。”




Rob Phillips(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Phillips表示,自己并不担忧中国的经济下行,并且认为反弹是必然的。他也不太担心回到外交冻结的“坏日子”——澳中关系在2020年跌入冰点,包括煤炭、葡萄酒、大麦、龙虾、棉花和牛肉在内的澳洲产品入华受阻。

尽管医疗科技行业并未直接成为中国制裁的目标,但Uscom实际上遭遇了“隐形封杀”——采购招标被延迟,医院突然对购买澳洲设备失去兴趣,公司收入骤降50%。

Phillips表示:“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政府更迭后我们又回到过去那种政客针锋相对的局面,我的生意可能归零,所以现在必须做风险管理。”

但他补充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你不能没有良好关系,也不能忽视中国市场。”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自中国全面解除对澳贸易限制以来,商界对澳中经贸关系重回正轨感到振奋,而今年7月总理Anthony Albanese访华又为市场注入了又一剂强心针。

2024年,澳中双边贸易额接近3116亿澳元,中国占澳洲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许多曾受制裁的行业在恢复出口后正在反弹。

但是,其他方面的数据则复苏步伐缓慢。2024年,澳洲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仅为15亿澳元,低于前一年的逾20亿澳元,也远低于2019年的155亿澳元。

由于数据存在滞后性,加上许多在华澳企往往只设有小型代表处而非大规模布局,再叠加中国自身经济放缓,使得全面判断商业联系的恢复状况颇为困难。

这也涉及“贸易战”时期的“伤痕”如何影响企业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评估,以及这种经历是否对新进入者造成了寒蝉效应,许多企业不愿过多谈论其在中国的业务。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对于曾被212%关税重创的澳洲葡萄酒行业来说,重返中国市场因全球葡萄酒消费下滑以及中国政府对官员宴请文化的打击而变得复杂——后者曾是高端红酒的重要需求来源。

尽管如此,葡萄酒公司Vinarchy(旗下拥有Jacob's Creek、Hardys和St Hallet等澳洲品牌)总经理Swenson Su表示,中国市场仍不可忽视。

“我们仍在寻找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如果再出现与中国的贸易问题,也不会动摇Vinarchy对亚洲的出口基础——我们的业务足够多元化。

“到处都有风险,对吧?看看欧洲,有葡萄酒消费下降的风险。看看美国,特朗普每个月都有新的贸易政策。这些都是当今商业环境中必须应对的因素。”

为企业提供中国市场战略建议的律师及顾问Michael Wadley表示,2019年之前,企业争相进入中国市场的情景如同淘金热,如今的复苏更像是“慢热”。

“但势头正在积聚。之前,人们蜂拥而入。现在企业依然想来,但问题是董事会或所有者是否有意愿,我并没有看到咨询数量或实际交易的大幅增加。”

他表示,如今进入中国的企业准备得更加充分,并且会进行风险评估、尽职调查和战略规划。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澳洲企业是在向前迈进,而不是后退。”AustCham China驻北京主席Vaughn Barber表示,“我不会形容这是抢滩……更像是是稳定的流入。”

Barber提到,该商会1月对800多名直接参与澳中商业活动的企业高管(其中近300家为澳方控股公司)进行调查,四分之三的外企表示,自澳中关系改善以来,做生意变得更容易。

Barber认为,Albanese的中国之行,包括在上海会见澳洲矿业高管、在成都与中澳医疗科技行业领袖共进午餐,“释放了所有正确的信号”。

对Albanese而言,恢复与北京的贸易关系是其将双边关系稳定化努力中的标志性成就。这也是他乐于高调宣扬的利好案例——是其“能合作就合作”原则的最好示范——而对于持续存在的紧张领域,他则用“必须分歧就分歧”来一概回应。

后者涵盖了隐藏在贸易关系表面之下的澳洲战略、国家安全和人权关切,包括中国大规模军事扩张、在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在南海的领土主张、对台湾日益咄咄逼人的态度,以及对杨恒均的拘押。

这些议题在莫里森政府时期曾通过“扩音外交”公开推进,如今多在外交私下渠道和精心选择的场合演讲中提出。

中国方面也在展开魅力攻势,已将咄咄逼人的“战狼外交”调低,转而在特朗普对友敌皆征收关税之际,将自己塑造为自由贸易和稳定经济伙伴的新旗手。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安全与防务专家警告称,贸易与国家安全如今已密不可分。莫里森时代的“战争”或许结束了,但一个无法忽视的教训是,在中国的商业成功高度依赖两国政治关系的温度——而中国政府已证明,一旦局势恶化,它有能力在一夜之间改变游戏规则。

“我认为政府非常警惕(中国带来的)威胁。”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执行董事Justin Bassi表示。他曾担任前外长Marise Payne的幕僚长,并在谭保执政时出任国家安全顾问。

Bassi表示,恢复的贸易关系是好事,但看到澳洲矿企高管谈到澳中之间的“信任”关系时,他感到不安。

“在贸易制裁措施取消后,中国军方依然通过环澳航行和在澳洲飞机前释放箔条来进行恐吓。所以这种关系并非建立在信任之上,我们不能让政府或产业对公众宣称它是基于信任的。”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该政策研究所因批评工党处理对华关系的方式,以及主张增加国防开支以应对北京在印太地区日益强硬的姿态,而惹恼工党政府,尤其是Albanese本人。

但也有人警告,不应将中国过去的经济胁迫视为一次性、仅限于特殊外交低谷时期的异常事件。

“我们必须牢记,他们在贸易上并非美德典范,如果政治上闹翻,他们毫无疑问会再次把你打入冷宫。”前外交和国防部秘书Dennis Richardson在7月对《澳洲金融评论》表示。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James Laurenceson则持不同观点。

Laurenceson表示,贸易禁令时期证明了澳洲出口商的韧性,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找到了其他市场,从而削弱了北京胁迫手段的杀伤力。

“如果北京明天再次切断市场准入,澳洲的牛肉、大麦、煤炭生产商都能找到应对之策。”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