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少生或者干脆不生孩子,以便腾出金钱和精力用于大额消费、境外旅行和职业发展。同时,“丁克”夫妻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家庭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今天发布的《澳洲家庭、收入与劳动力动态调查》(Household, Income and Labour Dynamics in Australia Survey,HILDA)报告,2023年有14%的女性和15%的男性表示“完全不想要孩子”,这一比例在2005年分别仅为8%和11%。
这是该项追踪同样人群长达20年的研究首次发现,澳洲男性对孩子的理想数量已降至2个以下,从2005年的2.22个下降到2023年的1.99个;女性则从2.35个降至2.09个。
尽管“两孩家庭”仍是多数人的首选,但报告联合作者Ferdi Botha指出,整体趋势是年轻人对孩子的渴望正逐渐减少。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将“是否能专注事业”作为决定是否继续生育的重要因素,占比上升了10%;而男性仅上升了4%。
此外,对“是否能进行重大消费”的考量也显著上升。把这一因素视为重要的女性人数增长了13%,男性则上涨了10%。
调查还发现,养育子女的高昂成本、心理压力、优质托育资源的稀缺与昂贵,也在影响澳人对生育的意愿。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34岁的Sandrine Dalawella Hewage是两个孩子的妈妈,18个月大的Rochelle和新生儿Rachel。
她坦言,她和丈夫决定家庭“封顶”在两个孩子,不再生育,主要是出于出行和经济的考虑。
由于公婆住在斯里兰卡,海外探亲成了他们家庭要优先考虑的事项,而多一个孩子,便意味着旅费增加、身心负担更重。
“现在出国旅行非常贵,我们要精打细算地安排行程和开支,因此会做出一些取舍。”
托儿难题也是他们决定不再生育的重要理由。
Sandrine表示,近年澳洲发生多起有关托育安全的负面事件,让他们夫妻对“把孩子交托给他人照看”感到不安。因此,直到孩子能开口说话,她都选择自己照顾。
“我们已经决定不把孩子送去托育机构,就是因为这些负面新闻让我感到害怕。”
“我现在一个人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已经没有任何时间属于自己了。”
报告指出,生育意愿下降最明显的群体,是正处于生育高峰期或临近生育年龄的年轻人。
数据显示,30至34岁男性的理想子女数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0.48个,降至1.82个;而40至44岁男性仍然是最希望要孩子的群体,他们想要的孩子数量在过去近20年中没有变化,维持在2.16个。
45至50岁的女性群体渴望的孩子数量最多,仍然是2.33个,而18至24岁的年轻女性生育意愿则显著下降,从2005年的2.29个降至2023年的1.95个。
这项由墨尔本大学开展的长期研究涵盖1.6万名澳洲人,每年更新一次,被广泛认为是解读澳洲社会变迁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