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9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产变中惨!澳中差距有多大?精神中产什么鬼?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0795
帖子
350796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9: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 言    中国中产    澳洲中产    精神中产    受伤一代    结语    前 言    无论在澳洲,还是在中国,“中产阶级人群迅速膨胀”可能是我们听过的高频句。    在商人眼里,这意味着消费力,大把的钞票。    在政客眼里,这意味着选票。    在《三十而已》里,这意味着洋房、高级手袋、精英学校……    1    中国中产    众所周知,放眼全球,中国中产阶层——这个日益崛起的群体备受关注。    提到中国中产,全世界的商人眼里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钞票。    在中国,多少钱才能做中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有车、有房、能旅游。    即便官方已经给出了一个最正式的定义,但是这个标准还是在社媒上引发了满满的吐槽之声。    不少人质疑,这样也算中产?    生活在北京的徐先生表示,如果满足这样的标准也算中产的话,那么自己肯定是伪中产。    生活在上海的小王说,这个收入不是中产,而是“中惨”。    其他网友纷纷留言称,“这个收入只能做到外卖管饱,养只猫,10万+这个在北京上海只能算赤贫吧...... ”。    徐先生今年40岁,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目前家庭收入超过30万。    但是,他的生活与中产阶级的理想生活差距甚远,房贷和孩子上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徐先生家有一个读小学的女儿。2010年左右,徐先生在北京买了房,首付借了亲友200多万元。现在每年要还亲友10多万,房贷此前每月9000多元,现在1个月要还10000多元。    他说:“孩子读小学,学费支出不多,但是每年报音乐班、书法班、国画班要七八万。”    “可能说了你都不信,我现在卡里只有几千元,你看我每天心思重重的,算什么中产阶级?”    2    澳洲中产    在同样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的澳洲,中产的标准又当如何?    澳储行(RBA)此前曾发表过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研究中,澳储行把家庭平均收入分成5个梯队。    这里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忽略掉最低和最高收入,第2到第4梯队代表中产阶级。    根据这一定义,在2018年,如果一个家庭收入约在60,000澳元到110,000澳元(相当于30万-55万人民币)之间,就代表你家已经迈入澳洲中产阶级。    同样,在澳洲,您是否属于中产阶级,还得看看您住在哪?    即使在大悉尼区,不同地方的家庭收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Lavender Bay的平均家庭收入比Marayong高出4万至9.5万澳元左右。    在澳洲,居住地址不再是简单的地址概念,更多的是包含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含义。    一位移民澳洲多年的朋友说,他有一次过海关时保安和他说:“这个地址很漂亮。”可见,居住地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阶层的代表。    如果收入水平是获得相应服务和机会的关键,那么居住地区的不同决定了对这些服务和机会的可得性差异。    居住地区往往取决于家庭的买房能力。    反过来,居住地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形态,生活形态则直接决定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就业机会和社交圈子。例如,孩子的成长轨迹和其所在学校、父母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    首府城市的家庭收入水平往往位于前列,而距离大城市越远,收入下滑幅度则更大。    这一点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居民,很少人会认为自己是中产的原因。    如果有房有车、还能带薪休假两个周,谁都愿意做真正的中产,但现实是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很多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3    精神中产    当中国的北上广、澳洲的悉尼和墨尔本房价已经涨上天,不少年轻一代开始安慰自己:物质中产达不到,就做精神中产。    精神中产是在社交平台兴起的词语,自称精神中产的年轻人们一般生活在大城市,受过良好的教育,大都从事白领职业。但没房没车,只能偶尔穷游。    他们虽然没钱没房没车,但在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    中产家庭要有房有车,但精神中产们一般都没房没车。    经过最近十多年的房价疯涨,普通工薪家庭通常需要花光全部积蓄才能在首府城市购买一套商品房。    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例,如果要想在悉尼购买一套入门级的房产,存够首付就需要8.7年的时间。墨尔本也好不到哪去,存够首付需要超过6年的时间。    于是,在澳洲,精神中产们不愿加大杠杆,背负几十年的房贷,他们往往没有房。对于买车,精神中产们就更没兴趣了。    除了对买房买车没有执念,精神中产们对结婚生子的看法也比较开放。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最新数据,澳人生育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目前,澳人的生育率为每名女性1.74个孩子,低于替代水平2。    低于替代水平的生育率意味着:没有两个孩子最终通过税收、或直接照料的方式来赡养两个年迈的父母。    精神中产们自嘲“没有皇冠要继承”,也不会把未完成的愿望强加给下一代去实现,更不会让自己陷入“钢琴排在中产家庭孩子鄙视链底端”这样的怪圈。甚至,他们认为自己还没有活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一个新生命。    当年轻人们自嘲为精神中产,其实也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在这个残酷社会生存下去的方式。社会的残酷在于我们总要不断地参与竞争,而竞争让我们始终处于焦虑之中。    4    受伤一代    根据联邦议会预算办公室基于政府预期的计算,在未来十年内,澳大利亚收入位于中档的20%人群将缴纳比原先更多的税款。    到2028-29年,这些人将缴纳占收入18.8%的税款,而不是目前收入的14.9%。    这还是在考虑到澳洲政府在5月份推动议会通过、并在选举中大力推崇的长期减税措施之后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如果没有立法规定的减税措施,他们就会需要多缴6.3%的税;而在澳洲政府“慷慨”的减税措施下,他们只需要额外支付3.9%。    换言之,随着更多的收入攀升到更高的税收区间,政府的减税措施确实可以削弱“税级攀升”所造成的一些损害,但并不是大部分。    税级攀升,指通货膨胀将薪酬推高至较高税收区间。比如,通过“税级攀升”过程,通货膨胀使中产阶层家庭承担了原来只针对富裕阶层的个人所得税    对于倒数第二层的20%的人群来说,情况仍然类似:他们将从目前缴纳收入5.3%的税收,增长至9.9%,比例几乎翻了一番。    而顶部第二层的20%,也将从缴纳他们收入的22%,升至23.4%;    最底层的20%,这个本来就不用怎么交税的一个集体,则将从支付收入的0.6%升至1.2%。    因此,被中产的一代开始自嘲,中产也是最受伤的一代。    结语    从全球来看,瑞信财富报告以每人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净财富来界定全球中产阶级成年人。    著名观察人士指出,西方世界(包括澳洲)的阶层相对固化,中国没有阶层固化,跃升相对容易。    如果物质中产不达标,少欲、节制、遵循自己的内心,做个精神中产也挺好。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