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27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教育专家:防止男生女性化提案 或加重校园欺凌(图)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0392
帖子
350393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14: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阳刚之气”一词近日登上热搜。 就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2020年5月提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1月28日答复称,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同时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并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 据人民网报道,去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中称,他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 “奶油小生”,他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斯泽夫认为,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教育部相关回复 对此,新华网评论:“阳刚之气”是成长的精神钙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则发文称,“阳刚之气不只是男性化”。 此事引发热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则认为,该提案涉嫌性别刻板印象。 对此,知名性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相关提案有可能加剧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教育者不能一边号召防止校园欺凌,一边又在培育校园欺凌的土壤。” 或加剧“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中,有一类欺凌叫‘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包括基于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性别表达和性倾向的欺凌。” 刘文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性别认同”为例,一些男孩“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是女性。他在青春期有一个探索的阶段。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他在性别气质上的表现,可能跟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质不太一样。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又如,在性别表达中,一些青春期的男孩的着装、发饰、动作、语言等“让人们觉得他像个女孩,这样的孩子也容易受到欺凌。”


↑相关话题引发舆论热潮 刘文利担心该提案容易培育校园欺凌的土壤,“在性别刻板印象中,形容男性的正面的词,有高大威猛、有力量、有担当、勇敢坚强、积极主动等,但不是所有男孩都具备这些特质,不能把这些都说成孩子缺乏阳刚之气。要求所有男孩都变成这样,是不可能的。孩子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那些达不到所谓阳刚之气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刘文利说:“我们在研究中看到,那些矮小瘦弱、说话柔声细气、细心体贴、愿意和女同学在一起玩耍的男孩,都被形容为不男性化、没有阳刚之气,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不能抹杀女性在社会中的贡献” 在刘文利看来,相关提案中针对的青少年“柔弱、自卑、胆怯等”,“这些词都是非常负面的。”他指出,相关提案认为这些是女性化的表现,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本身是对女性的歧视和污名。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有很多非常勇敢、积极、有主见、有担当的女性。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抗疫前线有很多女性。不能抹杀女性在社会中的贡献。这个提案,我觉得带有严重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刘文利说。 向教育部建言:发出性别平等的学术声音 1月31日,刘文利微博发文,“给教育部的三点建议”: 1.建议教育部对这次被广泛讨论的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做出说明,回应社会对性别平等这一重要议题的关切。 2.建议教育部办公厅提案建议办公室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性别领域专家学者、“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撰写者和提交者以及相关领域代表,汇集各方建议,发出性别平等的学术声音。 3.建议教育部办公厅设置性别平等顾问委员会,所有国家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国家级课程教材的审核、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全国两会提案的答复以及政策文件的发布等,都通过性别平等顾问委员会的顾问。


↑刘文利向教育部提出三点建议 对于向教育部建议的初衷,刘文利坦言,“站在性教育学者的角度,我认为提案是有问题、缺乏性别平等视角的。那么教育部在答复这个提案时,首先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否认为提案里有性别刻板印象?是否有对女性的歧视?” 但刘文利认为,教育部的答复中没有提及这些问题。而且网上的讨论非常多,也有积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应该站出来,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因为这涉及到我国性别平等的国策。 同时,刘文利认为,“这里面涉及到很严肃的学术问题。应该组织学术研讨会,让研究性别问题的专家发出他们专业的声音。研讨会可以邀请提案撰写人和提交人等各方代表参加,大家共同讨论这件事,达成共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性别平等知识的机会。”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