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776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叶刀》刊文:全球7成新冠疫苗已被富裕国家抢购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1195
帖子
351196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20:3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2月1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其官网刊发论文,再度聚焦肆虐世界的新冠疫情形势,直言如今全球新冠疫苗在生产、负担能力、分配和发放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该篇论文称,尽管有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已紧急授权或批准了各类新冠疫苗,2021年预计还将有更多疫苗获批,但这并不足以真正遏制疫情,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保障疫苗足量生产、廉价供应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分配发放。 然而,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一大问题是分配的严重不均。《柳叶刀》指出,从目前的订购量来看,富裕国家已抢购了约7成的新冠疫苗,而贫穷国家所能得到的疫苗量却严重不足。


《柳叶刀》官网截图 这篇论文开篇首先就强调,如今看来,若无法推出有效疫苗,新冠疫情不太可能就此结束。虽然世界各地已纷纷采取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和佩戴口罩等防疫举措,但新冠病毒依旧导致了大量的死亡病例和全球经济衰退。 虽然多款新冠疫苗已纷纷获批上市,但全球的疫苗需求量依旧巨大。同时,在疫苗分配方面,较为贫穷的国家缺乏资金,而较为富裕的国家却抢购了大量疫苗。 《柳叶刀》介绍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占全球人口16%的高收入国家政府,目前已预先订购了至少42亿剂新冠疫苗。从已知的交易数据来看,这些国家在2021年将获得五款主要候选疫苗至少70%的剂量。 文章表示,多家制药厂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研制出了多款新冠疫苗,这称得上是一个“非凡的成就”。但除了研制疫苗以外,确保全球拥有足够剂量疫苗也是疫苗接种工作的一大重要问题。 由于供应量短缺以及富裕国家的大量抢购,到2021年,全球会有数十亿人无法接种到新冠疫苗,这恐将延长疫情大流行的持续时间,进一步增加新冠病毒变种的风险,从而破坏现有疫苗的使用效力。 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该篇论文主要作者之一、伦敦政经学院(LSE)助理教授奥利维尔·沃特斯(Olivier Wouters)的话表示:“除非疫苗的分配方式更加公平,否则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住新冠病毒还需要数年之久。” 正因如此,《柳叶刀》强调,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确保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能够负担得起新冠疫苗的费用,保障疫苗供应量,因为这些国家约占全球人口的85%,可能缺乏购买足量疫苗的资源。即便是在高收入国家,也要确保贫困人群和边缘群体的疫苗供应量。


2月7日,中国政府向柬埔寨政府捐赠的60万剂国药新冠疫苗抵达金边,柬埔寨成为首批接受中国疫苗援助的国家之一。图自澎湃影像 文章还指出,在目前所推出的新冠疫苗当中,价格差别很大,最便宜的约为5美元,最贵的则超过了60美元。同时,一些疫苗可以在室内常温下保存,而另一些则需要在特殊设备内的低温条件下保存。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疫苗获批,论文作者建议应当根据每一地区的需要来调配疫苗。例如,对于较贫穷国家而言,由于缺乏用于保存两剂疫苗的冷链设备和大量接种点,单剂疫苗可能更适合这些国家。 此外,该论文还援引去年10月至12月间针对32个国家的调查数据称,民众对新冠疫苗接受程度最高的国家依次是越南(98%)、中国与印度(均为91%)以及丹麦和韩国(均为87%)。 目前,中国政府已向多国提供疫苗援助,并已宣布将向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提供1000万剂疫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3日曾表示,这是中方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推进国际抗疫合作、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又一重要举措。世卫组织已开始审核中国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中国企业将继续积极配合,希望世卫组织尽早完成这项工作。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