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澳洲和牛热卖,
特朗普关税重锤反伤美国!
贸易壁垒下的市场真空:澳洲牛肉成“替代赢家”
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45%关税时,中国迅速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反击,最终使两国牛肉贸易近乎停摆。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中国超市货架上的美国牛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仅46元人民币的澳洲和牛。
数据显示,2025年2-3月,澳洲对华谷饲牛肉出口量达21,885吨,同比激增40%,创下历史新高。
澳洲肉类出口商透露,中国采购商不仅订单排至次年,甚至愿支付溢价锁定长期供应。
昆士兰牧场主Mark表示:“中国需求从未如此强劲,我们的冷藏库已被订单填满。”
这种转变不仅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白,更推动中澳签订五年期供应协议,构建稳定产业链。 产业链重构的全球效应:从“零和博弈”到多边重塑
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市场替代并非单向获利。
美国牛肉出口商因失去中国市场,每年损失高达45亿美元,而澳洲牛肉出口额预计2025年突破50亿澳元,较疫情前增长近三倍。
这种结构性调整正重塑全球格局:南美加速产能扩张,东南亚投资冷链物流,中国本土牧场也引进澳洲种牛升级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虽受益于中国市场,却面临日韩市场的“反向挤压”。
美国将滞销牛肉转战日韩,与澳洲形成直接竞争。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指出:“中国的机遇可能转化为其他市场的压力,全球供应链正在动态平衡中寻找新支点。” 美国政策的反噬效应:消费者买单与企业困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剑指中国,实则重创本国农业。
目前,美国牛肉对华出口从每月2000吨骤降至54吨,牧场主面临供应过剩与价格暴跌的双重打击。快餐巨头麦当劳、汉堡王等因进口成本上升,被迫考虑终端涨价。
澳洲红肉顾问委员会主席直言:“最终承担代价的将是美国普通消费者。”
与此同时,美国对澳洲牛肉加征10%关税的“堵截”策略收效甚微。澳元贬值与生产效率优势,使澳洲牛肉在价格竞争中仍具吸引力。
悉尼出口商称:“即便含关税,澳洲牛肉到岸价仍比美国同类产品低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