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季向来是骗子的“黄金时段”——当澳人忙于整理财务事务,或是期待政府退税/担忧补税时,犯罪分子便会利用这种财务焦虑,借助技术手段假扮税务官员或政府人员,以“退税”或“追债”为由实施诈骗。
(图片来源:CHOICE)
澳洲税务局(ATO)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冒充ATO的诈骗邮件举报量激增300%,而澳洲注册会计师协会(CPA Australia)警告,6月30日前将迎来“诈骗狂潮”。
以下梳理五大高频骗局及识别技巧:
虚假退税诱饵
骗局手法:
利用生活成本压力下人们对退税的期待,骗子发送仿冒ATO的邮件/SMS,声称“可领取近900澳元退税”,附带链接或二维码,引导用户进入伪造的ATO官网,诱骗输入信用卡信息“领取退款”。
例如,网络安全公司MailGuard近期拦截的诈骗邮件,就以官方标识包装,实则为盗取银行卡信息的钓鱼陷阱。
识别关键:
ATO及myGov绝不会通过短信/邮件发送登录链接或二维码;
正规退税流程无需提前提供信用卡信息,若收到“退税”通知,务必通过ATO官网或myGov账户核实,勿点击陌生链接。
非法“节税投资”陷阱
骗局手法:
投资抵扣骗局:谎称向初创企业注资可申请“投资者税收抵扣”,实则为非法资金盘;
非营利基金会骗*:鼓吹设立“非营利基金会”转移收入可避税,实为虚假架构。
此外,澳新银行(ANZ)提醒:澳储行降息后,骗子可能假扮金融机构,以“高回报投资”为由推广非法理财计划,常利用社交媒体投放含“名人代言”(多为伪造)的广告。
识别关键:
任何“包避税”“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承诺均需警惕,务必咨询注册税务师(可通过Tax Practitioners Board官网查询资质);
向ATO提交“非法税务计划”举报(官网在线表单可提交)。
敏感信息钓鱼
骗局手法:
邮件钓鱼:仿冒ATO或myGov发送邮件,以“收入重新核算需补偿”为由,要求回复税号(TFN)、驾照、医保等信息,或引导登录伪造的myGov网站;
社交媒体诈骗:在Instagram、X等平台创建虚假ATO账号,主动回复求助用户,通过私信索取敏感信息或发送恶意链接。
识别关键:
ATO从不会通过短信/邮件/社交媒体主动索要TFN、工资单等隐私信息;
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达数万且运营多年,警惕新注册、低粉丝量的“仿冒账号”。
伪造“追债”威胁
骗局手法:
骗子假扮税务官员通过电话/SMS“追债”,声称“未缴足税款”“税号因非法活动被冻结”,并以“立即逮捕”“签发逮捕令”施压,要求通过礼品卡、加密货币或私人账户转账。
识别关键:
ATO不会暂停税号,更不会威胁逮捕或要求“电话中即时付款”;
正规税务债务通知会以书面形式送达,且绝不会要求使用礼品卡/加密货币支付。
若有疑虑,可致电ATO官方号码1800 008 540核实。
(图片来源:CHOICE)
收费“免费服务”欺诈
骗局手法:
在社交媒体投放广告,谎称“代办公税号(TFN)需付费”,实则引导用户进入虚假网站,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注:TFN申请本身免费,可通过ATO官网或注册税务师办理)。
识别关键:
核对服务合法性:TFN申请无官方收费项目,若通过税务代理办理,需确认其在Tax Practitioners Board的注册资质。
紧急应对:若遭遇诈骗
未泄露信息:删除可疑信息,勿点击链接/下载附件,致电ATO核实(1800 008 540);
已泄露信息:立即联系ATO、银行、IDCare(身份盗窃支援中心),并通过ReportCyber向警方报案;
举报渠道:
邮件/短信诈骗:截图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myGov相关骗局:致电Services Australia 1800 941 126。
终极防骗口诀
“退税不索卡,投资问资质,信息不外露,追债核真伪”——报税季务必通过ATO官网、myGov等正规渠道办理事务,对任何要求“转账”“提供敏感信息”的通知保持警惕,切勿因焦虑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