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改掉这样的习惯
在冬季,很多喜欢健身的女性都会犯一个错误:依然像夏天一样,早上6点起来做高强度的训练。
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造成伤害。
畅销书《Wintering》的作者Katherine May就提倡在冬季放慢生活节奏,给身体和情绪一个真正的恢复期。
TikTok上,不少女性健身博主也分享自己放弃了早起高强度训练,改为温和且灵活的运动方式,以更好地照顾身体和心理健康。
健身博主Emelia Beere就坦言,曾经她每天早上5点半就去健身房,但今年冬天,她选择下班后锻炼,不再逼自己一大早出门。
“一开始我还有点自责,直到朋友提醒我,许多动物都会冬眠,冬天是恢复和休息的季节,不是拼命的时段。”
她的这番话让许多女性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与主流的“冬天打造夏日身材”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这种“冬季放缓节奏”的趋势是否有科学依据?
专家表示,有。
女性健康专家、荷尔蒙顾问Fatima Khan医生指出,季节变换对身体尤其是女性的激素系统影响巨大。
她表示,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会扰乱人体的昼夜节律,进而影响褪黑素与皮质醇的分泌,这两种激素控制着睡眠与能量调节。
对已经处于月经周期、绝经期或更年期阶段的女性来说,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可能带来疲劳、情绪波动和睡眠问题。
她建议,女性应根据季节调整锻炼时间,例如冬季选择中午或傍晚身体温度和能量最活跃的时段,同时也可以选择温和的运动形式,如瑜伽、普拉提或力量训练,这些更有利于代谢、情绪调节和荷尔蒙平衡。
与此同时,最新研究也指出,女性在冬季可能不仅需要更多休息,还需要“多维度的休息”。
Khan医生表示,冬季阳光减少会影响维生素D合成,进而导致情绪低落和疲惫感。
而昼夜节律的错乱会加重身体对“恢复性睡眠”的需求。
她强调,真正有帮助的休息包括认知休息(减少屏幕使用)、感官休息(处于安静、温和的环境)和情绪休息(降低社交压力),这些对于女性在寒冬中保持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真正难以改变的,其实往往是心理上的“自责”。
Dr Khan认为,现代社会将“高效率”与“自我价值”强行绑定,但生物节律却告诉我们另一种真相。
“我们的身体并不是机器,而是跟随自然变化的有机系统。冬季本身就是一个能量内敛的周期,慢下来并不是懒惰,而是一种自然的调节。”
如果强行维持与夏季一样的节奏,反而可能导致昼夜节律紊乱、情绪低落及激素失衡。
因此,顺应身体对温暖、静止、休息的渴望,不仅不是软弱,反而是对健康最本质的尊重。
睡眠专家Rachel Beard也赞同这一观点,她表示,冬天的锻炼方式应更加温和和灵活。
“如果你早上起床时昏昏沉沉,还要硬撑着去上6点的高强度课程,那其实是在逆身体节奏而行。”
她建议,可以将锻炼时间调整为上午中段或傍晚5点至7点之间,这段时间更符合人体能量高峰,有助于调节生理节律,提升睡眠质量。
同时,她也提醒不要完全放弃锻炼。
即使只是简单散步,依然对健康和荷尔蒙调节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