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29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种病每小时杀死100人!澳洲1/4的人正在经历,年轻人是重灾区!

[复制链接]

34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49263
帖子
349264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1:4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需要被看见

Amaleed Al-Maliki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她二十多岁,受过良好教育,有稳定的工作,不停发信息、更新社交媒体,看起来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生活。

但她却觉得自己像在海上漂浮一般,被一层层表面化的联系包围,却从未真正被触及。

她坦言:“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真正了解我,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开始那种对话。”

她的孤独感,并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没有人看到她”。

她不是特例,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是一个没人说出口的流行病:澳洲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连接彼此”,但也前所未有地感到孤独、迷茫。




就在上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孤独”列为与吸烟和肥胖一样级别的公共健康威胁。

全球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深感孤独。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孤独”这种病每小时会导致超过100人死亡,每年接近90万人。




这场危机正逐年加剧。

我们常说“气候变化”是当代的最大危机,但或许,真正的“气候危机”其实是情感层面的。

一场精神上的干旱,一代人在网络中长大,周围尽是信息与噪音,却缺乏真正的亲密与陪伴,他们习惯吸收他人的高光时刻,却无声压抑自己的痛苦。

孤独不会出现在体检报告中,不会被X光照出来,它藏在笑容背后、盘旋在人群中,低语着:“只有你是这样。”

但真相是: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

我们在一张张社交照片中彼此滑过,却在找寻某种连自己都说不清的东西。




澳洲也不例外。

四分之一的澳洲年轻人表示他们正在和孤独感抗争。

他们并不是真的孤单,但却觉得自己是。

邮箱满满,内心空空,在社交平台上浏览着他人的精彩人生,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沉默。




孤独不是一种“情绪”,它是一种“伤口”。

它悄无声息地潜藏在卧室、教室和办公室中。

它隐藏得很好——在笑话里、派对里、朋友圈里,在缺乏言语的空间中慢慢滋长。

你可以说你很有压力,也可以说你精疲力尽。

但你敢说“我孤独”吗?那听起来就像是失败的宣言。

尽管我们拥有史上最多的“连接方式”,但我们却成为了最孤独的一代。




这一代年轻人是第一批“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

而在这种对“连接、信息、自我表达”的跃进中,我们却失去了某些最本能的东西——那种安静、滋养的“被陪伴感”、那种“被看见”而不是“被点赞”的存在。

我们常常从大脑和生物化学角度谈心理健康,但孤独攻击的,是人的灵魂。

它让人怀疑自己是否重要、是否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消失、是否值得被爱。

这种伤痛不会只停留在内心,它最终会表现在身体上。

表现为:炎症、心脏病、糖尿病,甚至早逝。




有研究显示,长期孤独对健康的危害,等同于每天抽15根烟。

可我们却没有听到社会的警钟。

我们总是自豪于澳洲的“伙伴文化(mateship)”。

但伙伴关系不只是下班后的一杯啤酒。

它是在群聊中那个一直沉默的人突然收到的一句关心;是当有人说“我不想活了”时,身边有人能坐下来听他说完;

它是一个社会用行动告诉成员:你很重要。

但现在,太多澳洲人听不到这句话。




他们是校园里人来人往的学生,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倾诉对象;

是有无数聊天群却没有实质交谈的青少年;

是我们以前会打招呼的年长邻居,如今只能从窗户中看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他们就是我们。

而孤独最危险的,是它不仅带来痛苦,它还会改变人的行为。

它让人多疑、愤怒,把人推向极端社群,在那里,归属感是以“仇恨与排外”为代价换来的。

所以,孤独不仅是健康危机,更是社会危机。

它侵蚀信任,耗尽同理心。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从小事做起。

对陌生人说声“你好”。

邀请一个朋友散个步。

发一条信息给那个最近沉默的朋友。

我们需要学校,不只是教授数学和科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建立联系。

我们需要职场,在那里“闲聊”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根救命绳索。

我们必须停止假装“网络带宽”能自动带来人际连接。

我们要听听像Amaleed这样的人的故事——不是因为她特别,而是因为她代表了许多人。

因为每一个沉默的通勤者、每一场热闹却孤独的派对、每一条未读的信息,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正在经历无法命名风暴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按下了警报按钮。

现在,轮到我们倾听。

我们无法靠标签#Hashtag来解决这一切,但我们可以从彼此之间,开始修复。

澳大利亚并不是全球最孤独的国家,但我们比自己愿意承认的,更孤独。

而此刻我们最需要对彼此说的话,或许也最简单:

我看见你了。我在这里。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