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24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一位墨尔本亚裔零售店员,现在颤抖着回忆2h前发生的那一幕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1126
帖子
351127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9: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次“噩梦”

今天,在澳洲人最喜欢的论坛Reddit上,一位在墨尔本零售店打工的亚洲女生讲述了她经历的一次“噩梦”。




事情发生在2025年8月4 日下午,在North Richmond附近,博主在店里打工。然而,一位顾客因为买不到一件2澳元的小商品,立刻发飙,怒吼、辱骂,还掏出手机对她拍视频羞辱。

她说:“我真的不知道她有没有武器,会不会攻击我。”她害怕对方携带武器,只能拍桌尝试吓跑这个顾客以求自保,并冲到街上大声呼救。

博主显然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在过去的将近两年里,作为一名亚洲人,她早已在零售行业的工作中见惯了这些歧视和虐待:

有顾客因为觉得价格太高而扬言要烧掉整家店,也有人干脆直接抢走商品不付钱,甚至有青少年结伴砸店,把小店当成发泄场,而种族歧视和冷嘲热讽更是她每天都可能遇到的“日常”。

她甚至一度崩溃:“我一直在发抖,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这么恶毒。”

但仍然有一些愿意站出来相助的的陌生人让博主感到温暖和感激。她还记得,有一次在墨尔本市中心商场购物时,店员说她特别有礼貌。她只说了一句:“我也做这个工作,我懂你多难。”

她的经历很快引发了Reddit上的广泛关注和共鸣。评论区里,不少人表达了对她遭遇的愤怒与同情,也有许多人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和如何面对这类问题的建议。

“几年前我在一家折扣店挑礼物,两个青少年走进来问有没有卖电子烟的。柜台后面是一位温柔的中国女士,她用相当流利的英语说店里不卖给未成年人。结果其中一个男孩立刻用夸张的中国口音模仿她,还骂她‘滚回中国,这里只属于白人’。她吓得往后退,我看不下去,上前问那男孩怎么不敢对我这么说?他笑着说因为我是澳洲人。我只回他一句:她也是。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他,然后用眼神示意他身后。他转头,看到一位高大的毛利裔保安站在那,瞬间脸色发白,接着就被保安带走了。那位女士还在发抖,我走过去确认她是否还好,并提醒她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报警。从那以后,柜台总是安排男员工值班,而她,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那个女士的行为太恶劣了,这种事根本不应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我不是亚裔,但我在销售行业干了20年,各种形式的都做过,也遇到过不少混蛋——有的是低收入人群,也有的是非常有钱却像小孩一样耍赖的客户。这完全不是你的问题。做零售真的需要一张‘厚脸皮’,但这对心理状态很不友好,时间久了真的会被榨干。如果可以的话,试着去做一些客单价更高的工作,这样可以避开一部分‘社会渣滓’。

现在的人,在经历了疫情和通货膨胀之后,压力都大得离谱。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直接说:如果你不离开,我就报警。你有权拒绝他们进入商店。如果他们还不走,就当场打电话报警,把对方的外貌和行为描述给警方听。”




“我们不能把所有恶劣的行为都归咎于心理健康问题,或者用“现在大家都很有压力”来为之开脱。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对许多人的行为几乎没有真正后果的时代。于是,一些人开始学会比动物还要糟糕的行为方式——这与他们的收入水平或社会地位无关。

我们现在正在为缺乏基本的行为规范与人性教育付出代价。这是一种深层的失控。

年龄也不是借口。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刚开始工作时,一些最粗鲁的顾客就来自年纪较大的群体。如今我已经60多岁了,明显能感觉到事情变得更糟了——但无论老少、身份如何,粗鲁与攻击性早已存在于各个群体中。”




“有些人真的该学学那个最基本的道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该怎么对别人。这可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我猜那位女士的智商可能低到连“如何做个像样的人101”这种入门课程都考不过。”




“抱歉说得直接点,但这事还排不上我在餐饮和零售业十年里遇到的前十糟糕顾客经历。公众真的很糟糕,很多人就是粗鲁又讨厌的混蛋,这很不幸,但确实是你如果想在服务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接受的现实。

你得学会适应,面对咄咄逼人的顾客时要敢于回击,比如说“我们有权拒绝提供服务”,甚至直接告诉他们:“再这样我就报警。”99%的情况下,一听要叫警察,对方就怂了——尤其是那种自以为“顾客至上”、觉得辱骂员工是天经地义的一代。

祝你好运,也很抱歉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面对服务人员时完全不记得什么叫礼貌与教养。”




“最好还是把这件事放下吧。你的能量不值得浪费在这种人身上。做出这种事的人,不是人,就是还需要学会最基本的礼貌。给你送上拥抱和满满的正能量。”




“很抱歉你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有些人把自己糟糕的一天发泄在零售员工身上,真的太可恶了。希望你很快能感觉好一些,也希望你以后能更安心、更安全地工作。”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经理根本不支持一线员工。一线员工应该拥有法律保护的权利,可以直接让这些人滚蛋。但现实中,员工如果为自己发声,很多时候反而会被经理或管理层处罚。”




“你的雇主有责任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并且要对你进行相关培训,让你在需要的时候知道该按下它。”




在澳洲的许多打工者,尤其是亚洲面孔或是少数族裔,更容易成为顾客情绪的“出气筒”。

其实我们写这篇文章,并不只是为了讲一个孤立的事件。我们可能身处不同城市、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很多经历是相似的。我们总说这是一个多元、平等的社会。但在现实里,有些人只是想安稳工作,也要用尽全力对抗偏见和伤害。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分享、说出来,彼此看见,我们才能让这些本该被重视的问题被重视。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