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来自爱尔兰的男子,因工作缘故先移居墨尔本,随后又搬到北领地的一个偏远小镇,他近日谈到自己在澳洲感受到的城乡差异,直言这种反差“极其明显”。
Ben去年11月抵达维州时,便深深爱上了墨尔本——这一感受与近来不少外籍人士纷纷吐槽在大城市中感到孤独的报道形成鲜明对比。
他表示:“这里有太多事情可以做,有许多不错的餐厅,还有美丽的公园。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们的松弛感、友好和善意。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通常都不会像墨尔本这么友善。”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相比之下,他形容伦敦的氛围更冷漠,“因为那是一座承载着巨大压力和潜在危险的城市”。
然而,当Ben为了申请偏远地区签证而搬到北领地的一个偏远小镇后,感受到的氛围却截然不同。
“天啊,这里简直是完全相反,”他说,“人们极其不友好,粗鲁无礼,总是在处处设陷让你出错。”
他称,当地人曾嘲笑他的口音,让他“好好说英语”,而他也时常听到粗俗的语言、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以及毫不掩饰的恐同言论。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换来一句‘你搞砸了,伙计’,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况。”
Ben指出,虽然在爱尔兰骂人也很常见,但他觉得澳洲内陆小镇的骂人方式带着完全不同的意味——“有一种是轻松随意的玩笑式脏话,另一种则充满敌意和幼稚,而这里显然是后者。”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这段经历促使他向澳洲人发问:“你们在城市里真的比在乡下更友好吗?为什么澳洲在这方面与大多数国家恰好相反?这会不会与内陆的极端偏远和孤立有关?”
他还补充道:“这并不是发牢骚……我是真的很好奇。”
在Reddit上,澳洲网友很快给出了回应。
一位在维州乡村长大的女子形容,乡镇就像“一个个封闭的小圈子,观点高度一致”,“城市则是各种观点的大熔炉,我发现乡镇生活更悠闲,但种族歧视和恐同现象更严重。城市里依然会有这些问题,但因为不那么孤立,所以整体上更包容、更平衡。”
另一位网友也认同:“在乡镇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压抑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作为新来者。这也是我选择离开的原因,在城市里,我感受到更自由。”
也有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一位在达尔文长大的男子回忆称,16岁搬到内陆一个小型矿业小镇,对他来说是大开眼界。
他说:“只要你是来短期拜访的‘外地人’,他们会很友好。但一旦你在那儿定居,并且想在这个靠八卦维系社交的地方有所发展的话,你必须抛弃自己的观点,变得和他们一样。”
“即便如此,你还是会被视为局外人,因为你不是在那里出生,也和当地人没有亲缘关系。你的兴趣和经历会被完全忽视,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兴趣和经历。”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数百名网友认同Ben的感受,其中一人补充道:“即便是相对友善的小镇,也可能在社会认知上很落后。”
另一位曾在“从三百人的小镇到首府城市”都生活过的网友则表示:“在偏远地区,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因为没有足够的‘背景噪音’去掩盖。”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看法。有人认为,乡村社区总体上更友好,只是有少数“有毒”的小镇坏了名声。
一位网友表示:“大约30%的乡村地区形成了相当有害的社会风气,好的小镇是你能遇到的一群最热情、最真诚的人(虽然依旧粗俗、爱调侃),而坏的小镇则充满傲慢、种族歧视、狭隘、恶劣。”
还有人提出另一种解释——许多优秀的年轻人为了更好的机会离开去城市,留下的多是年纪更大、对变化更抗拒的人口。
这位网友表示:“过去25年里,我在几百个乡镇工作过,相隔仅两个小时车程的小镇之间,差异都可能令人震惊。稳定的人口和产业会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
“人口流动频繁的小镇往往很糟,人们会因为怀念过去而变得脾气暴躁,不愿接受变化——农民除外。大多数农民都非常慷慨,乐于分享时间和知识,但他们不会容忍愚蠢的行为。”
那么,澳洲的大城市,真的比乡村小镇更友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