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悉尼大多数地区的房价不断刷新记录,但部分区却逆势而行,自2015年以来出现显著下跌。
PropTrack最新数据显示,其中一些公寓和独立屋的中位价在近10年间缩水接近100万澳元。
跌幅最明显的区域多集中在高密度开发区的公寓市场,尤其是靠近Parramatta和Ryde的公寓市场。
在Parramatta CBD、Rosehill和Harris Park等地,过去10年间的公寓价格出现明显下滑。North Rocks、Ermington和Carlingford的公寓也出现类似趋势。
Ryde区域内,例如Meadowbank、North Ryde和Epping的公寓房价亦有所下跌。PropTrack指出,这些区域在2010年代迎来了大量公寓项目, 开发量大幅提升,对房价形成压制。
许多买家当年以虚高价格购买楼花,但至今市场价格仍未‘追上’当年的预购水平。
在整体跌价排名中,排在前列的是悉尼西南的Austral和Catherine Field,目前Austral一套独立屋的中位价比2015年低了约96.25万澳元。
不过,专家指出,这一价格变化与房屋结构变化有关。
(图片来源:RealEstate)
高级经济学家Eleanor Creagh表示,像Austral、Catherine Field和Denham Court这些绿地开发区,近年房产市场经历了从“大块农业地或半乡村式用地”,转向统一规划的小地块新兴住宅社区的转变,结构性变化使得中位价下降。
“这些区域现在大多是更小的地块、更实惠的住宅以及整合的‘地+房’套餐。在平均售价上,这类结构变化自然拉低了整体中位价。”
她指出,中位价并不等同于物业价值的全面下滑,因为它并未考虑交易房产类型的变化。
中介Bjay Paul指出,2015年前后,西南区的知名度较低,市场接受度有限。
“刚开始做的时候,连劝客户买总价60万澳元的地+房都非常难。现在,即便是100万澳元的,也卖得跟‘蛋糕’一样。”
(图片来源:RealEstate)
“当年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这些地方,更别说兴建新房。”
Austral在2013年被纳入新州政府“西南增长区计划”,此后房屋项目快速兴起,推动当地住宅类型向小地块过渡。
Creagh表示,类似Box Hill和Oakville等原本以大型农地为主的区域,也经历了大量地块切割。
“土地一旦细分,市场上交易的多数是普通住宅,整体成交价格自然下降。即使每平方米价值没变,中位价也容易被拉低。”
同样出现中位价下跌的,还有悉尼中心的Haymarket公寓和Normanhurst的公寓。
(图片来源:RealEstate)
中介Jack Williams表示,Haymarket近年大量新建项目推向市场,加剧供应,让买家选择增多,从而压低中位价。
“特别是在2020年代初期,大量新项目入市,改变了原有的价格结构。”
他也提到当地买家群体发生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专业人士和缩小住房面积的家庭开始进场,不再是原本以海外买家和租户为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