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4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警惕!这种病正在成为澳洲最大杀手,孩子也逃不过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4191
帖子
354192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需要警惕了!这种疾病,正在成为澳洲最大杀手,不是大家以为的癌症!




在新州中北海岸的Port Macquarie,Nell Hawe 年轻时是一名教人认识痴呆症的老师。

可在48岁那年,她发现自己上课会忘记内容,开车时忘记要去哪里。她敏感地意识到不对劲,但医生却一再告诉她只是压力太大。

整整四年,她辗转多位医生,没人愿意相信她。直到52岁,她才终于被确诊为“年轻型痴呆”。

Nell只是43.3万名澳洲痴呆症患者之一。




(Nell Hawe)

最新数据显示,痴呆症已经超过其他疾病,成为澳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预计到2065年,会有超过100万人生活在这种病痛之中,甚至连儿童也难幸免,全国大约有近1000名孩子患有不同类型的“儿童痴呆”。

痴呆症不是单一的病,而是一系列大脑功能退化的总称,包括:

阿尔茨海默症、

血管性痴呆、

年轻型痴呆、

路易体痴呆、

额颞叶痴呆,

甚至还有因长期脑部创伤造成的慢性创伤性脑病。

很多人误以为痴呆只是老年病、不可避免,但专家强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就在今天,澳洲媒体和多位神经学专家联合发起了一个全国运动——“Think Again(重新思考痴呆症)”,呼吁大家把大脑健康放到首位。

专家们建议:

大家应该主动去GP聊聊脑健康,做CogDrisk风险测试,

下载BrainTrack大脑健康App,

并推动政府投入更多资源,比如设立儿童痴呆研究中心、培养更多专业的照护导航员。




痴呆症带来的不仅是健康困境,也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最新数据显示,联邦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是37亿澳元,但实际损失高达180亿澳元,其中包括医疗费用和照护者的劳动损失。

专家提醒,虽然年龄、基因没法改变,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风险,比如:

控制血压、保持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

研究发现,风险甚至能减少近一半。就像几十年来人们因为了解癌症而开始改变生活习惯一样,现在也是痴呆症走到“必须正视”的时刻。




如今57岁的Nell,虽然因为病情失去了婚姻、工作和部分行动力,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幽默感。

她给两岁的孙子录下歌声,想让孩子长大后记得奶奶的爱。

她说:“我还是我,我不会让痴呆定义我。我会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去对抗它。”




(Nell Hawe为自己深爱的孙子Oscar创作并录制了一首歌)

痴呆症不是遥远的老年问题,而是任何人都可能面对的风险。

越早了解,越早行动,就能越大程度保护自己和家人。

读者们也在评论里说了自己的故事:

我老公今年54岁,最近被确诊是路易体痴呆(LBD)。其实早在8年前我就开始发现他有一些不对劲的变化,于是带他去看医生想找答案。7年前,我自己就怀疑是LBD,并且一直告诉医生们,但没人相信。一个神经心理学医生甚至说他根本没问题,让我别瞎想;两年后另一个医生也说一样的话。第一位神经科医生也差不多是那个态度。

可在这期间,他的情况一直慢慢变差,两年前开始恶化得更快。我们还是得不到帮助,我几乎是拼命喊着求救,才终于有人肯听我们说,并安排见了另一位神经科医生。

这里有个小建议:最好问诊所要一个邮箱,把你观察到的症状——不管大问题还是小细节——都写下来发过去。医生花5分钟读邮件,就能看到家人平时观察到的情况,而这些可能需要几个月、多次门诊才能慢慢拼凑出来。

我们今年3月终于拿到明确诊断。虽然知道未来不容易,但拿到诊断从来不是为了“治好”,而是为了让他能得到该有的帮助,过好当下的生活。也是为了让我们作为家人,终于被相信。




有一些证据显示,痴呆症可能和大脑里的胰岛素抵抗有关。有人甚至称它为“三型糖尿病”。




如今,我们的寿命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长。自然而然地,我们更容易患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这是意料之中的。




......

Nell Hawe 的故事提醒我们,痴呆症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也可能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关注,以及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专业支持和资源。

正如专家们呼吁的那样:关心大脑健康、了解早期症状,不只是为了延缓病情,更是为了让每一天都活得更清晰、更有尊严。关注、学习、行动,从现在开始都不晚。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