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几天,随着福建舰弹射三型舰载机的新闻轰动全球,对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关注度也迎来高潮。根据海外专家对公开情报的分析,当前中国海军拥有的舰载战斗机数量已远超三艘航母的总搭载容量,甚至可以说装满5艘航母都绰绰有余。
根据歼-15、歼-35等战斗机在公开画面中曝光的机号和生产编号,海外专家分析出当前大致的产量:
->约 100 架歼-15/S/DH 型(滑跃版本)
->约 80 架歼-15T/DT 型(弹射版本)
->约 15 架歼-35 型
可以看到,歼-15家族总产量大概180架,新近定型服役的歼-35约有15架,加起来总数接近200。
再来看看我军航母现役的需求:
辽宁舰编制只有24架歼-15,山东舰沿用了相同的甲板布局但机库有所优化,实际编制数量也不会超过30架,福建舰还没有确切的编制信息,但参考体量更大的美军航母来看,战斗机编制也在40-50架的水平。
可以看到,3艘航母的舰载战斗机需求总计只有100架左右,只相当于当前舰载战斗机数量的一半,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造这么多舰载机?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舰载机和空军战斗机一样,也是有迭代更新的,2012开始服役的歼-15战斗机在技术水平上与歼-11B战斗机相当,作为首款国产舰载机,虽然它能够满足飞行员培养和训练的需求,但是要对抗美军F/A-18E/F Block3战斗机,还是明显不足的。而在发展歼-15深度改进型的同时,弹射需求也被提上日程,进而发展出四代半的歼-15T战斗机,而在去年10月和今年6月的两次演习照片中,可以看到辽宁舰和山东舰甲板上已经多半是歼-15T战机,不知不觉间即将完成换代。而大约15架的歼-35,也满足了一个中队的编制,而随着福建舰的入列,很快就能实装两个中队。
作为航母“新玩家”,我军对飞行员培养的需求也非常旺盛,除了在航母上进行舰载机起降和作业训练,也需要在陆地上同步开展训练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在兴城、青岛、永兴岛建立起多个陆基训练基地,为海军高效培养舰载机飞行员提供强大助力,而这些基地设施也需要大量的歼-15飞机来维持运作。还有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短板就是我军长期没有舰载教练机,所以很多新飞行员改装训练需要靠歼-15S双座机来完成,不过当前基于教练-10的舰载教练机已经在路上,很快就将出现在航母甲板上。
可以说上面两点就是当前我军舰载机规模庞大的主要原因,将近200架飞机除了充实3艘航母的舰载战斗机编制毫无压力,甚至还能再塞俩航母。但是大家也看得出来,这其中将近100架的早期滑跃型歼-15其实已经相对落后,不仅不会出现在福建舰和未来的新航母上,很快也会在辽宁舰山东舰上淘汰。
那么,这些飞机就浪费了吗?并非如此。
一个重要原因还是上面说过的训练需要,现有的大批较老舰载机可以转去三个陆上训练基地参与飞行员的训练培训,促进战斗力的生成。
除此之外,舰载机自身的特点也有另外的大用,相比传统战斗机,舰载机除了要满足航母起降的高要求,还有在海上长时间运营的抗高湿高盐环境下耐腐蚀需求,相比陆基战斗机在使用寿命上更有优势。
当前,我国在南海多个岛礁建设了军用机场,日常也有空军战斗机部署,成为南海深处“不沉的航母”。而当前这几个岛礁上主要部署的还是歼-11B战斗机,作为空军的陆基战斗机,在岛礁的高热高湿高盐环境中事实上不利于长期部署,所以通常只是少数飞机在机库中或者短期周转部署。
而如果将一批早期歼-15部署到岛礁机场上,将显著缓解这一问题,实现长时期大规模的部署,大幅增加对南海地区的管控能力,而周边国家空军战斗机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早期型歼-15依然能够应对。不仅如此,舰载机优异的起降性能在跑道遇袭情况下也能有效保证出动能力。
不得不说,舰载机太多,算得上是中国海军“幸福的烦恼”,在这背后是军工企业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意味着我们的新航母不用担心无机可用,老航母也有新型飞机用。对此我们只能说:航母还得多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