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联储行长Michele Bullock承诺,即使目前仅有5.5%的人口依赖纸币,她仍会保留现金作为一种可行的支付方式。但银行网点数量不断减少,让一些人感到担忧。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倾向于使用数字方式支付商品和服务,现金支付比例持续下降。
澳洲银行协会最新报告显示,ATM取款的年次数已从2012年的超过5000万次骤降至2024年的约1500万次。
不过,澳联储的数据显示,约150万澳洲人仍依赖现金,且目前流通的现金总额达到约1050亿澳元的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Bullock承诺要确保“现金在澳洲人想用或需要使用的时间内,始终是一种可行的支付方式”,尽管面临着“储存、处理和分发现金的成本更高”等重大挑战。
她昨天在首都领地的一个国会委员会上表示:“这些问题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最为突出,因为在那里提供这些服务的成本最高。”
Bullock还谈到负责澳洲大部分现金运输的Armaguard的可持续性问题,该公司已两次获得来自银行和业内的紧急资金支持以维持运营。
她说:“正如你们所知,将现金运送到银行网点、ATM和零售商的物流由押运公司负责,整个行业需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分发系统。”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澳洲银行协会也表示,银行将继续支持现金分发,并服务那些“仍希望使用现金”的客户。
一位澳洲银行协会发言人说:“虽然人们使用现金的频率越来越低,但现金仍将在我们的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Cash Welcome”运动负责人Jason Bryce批评Bullock是在创造一个“用它或失去它”的系统,而不是让银行承担起建立现金分发机制的责任。
他说:“过去三年里,在银行网点柜台由柜员办理的取款次数并没有变化,尽管网点减少,且越来越多网点不再办理现金业务。”
“因此,澳洲人不得不走更远的路、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获取现金。”
“Michelle Bullock和澳联储使用的措辞存在的问题在于,这为大银行进一步压缩获取现金的渠道、让我们使用现金更困难打开了大门,然后他们再声称我们不需要现金。”
“这四大银行是对股东负责的私人企业,而Michelle Bullock的股东是澳洲的纳税人和公民。”
随着银行持续关闭全国各地的分行,外界对于获取现金的担忧不断加剧,人们担心受影响最严重的将是老年人和偏远社区。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根据金融业工会的数据,从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已有超过1600家银行分行关闭,其中大部分来自四大银行(澳洲联邦银行、澳洲国民银行、澳新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
今年7月在Bendigo Bank宣布关闭分行时,金融业工会全国秘书Julia Angrisano表示:“银行关闭只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利润份额、并退出银行中最昂贵的部门——面对面的银行服务。”
Bryce认为,现金对于隐私、财产所有权和预算管理很重要,同时在一些严重情况下(如有人逃离家庭暴力)也至关重要。
他说:“我无法想象会有一天澳洲不再需要现金。”
“我不理解为什么澳联储对向普通消费者推广现金的效率和好处不更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