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3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克强 削权要触动利益“再深的水 我们也得蹚”(图)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2505
帖子
352506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22: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答记者问。


2016年7月5日-6日,李克强飞赴安徽、湖南、湖北察看防汛,为了民生蹚深水。(图/中国政府网) 稳就业,保民生 “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答记者问。


2016年4月26日,正在四川考察的李克强26日上午走进成都市益民菜市东苑店,看“菜篮子”供应,询问肉价、菜价涨跌,于市场末梢中了解物价情况。(图/@新华视点) 削权要触动利益, 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提问。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提问。(图/中国网) 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只要是有利于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事情,我们都愿意积极去做。中国对外开放40多年了,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决不会也决不能把它关上。”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20年1月27日,李克强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图/中国政府网) 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答记者问。


2015年7月,李克强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理合影。(图/中国政府网) 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 “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李克强答记者问。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李克强答记者问。(图/新华社) 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 “钱是可以生钱的,用之于民的钱可以创造新的财富,涵养税源,使财政可持续。我们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稳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答记者问。


2022年1月27日,李克强在尘土中听取甘肃防沙治沙工作汇报。(图/新华社) 人在做、天在看, 权在用、云在看 “政府的权力清单要上网,权力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人们不是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吗?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 ——2016年3月16日,李克强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


2016年3月16日,李克强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图/央广网) 基础打牢可触类旁通, 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我想对青年学生说几句话,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所谓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我们把基础打牢了,才能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后,李克强答记者问。


2016年4月15日,李克强在北大和学生合影。(图/@新华视点) 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 一览无余 “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2016年3月16日,李克强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央视新闻公众号)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可及性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在这方面,也要靠结构性改革。政府不唱‘独角戏’,鼓励社会资本、外商投资一起干。” ——2015年9月9日至11日,在新领军者年会(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特别致辞中,李克强提到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国务院常务会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繁阐释这一关键词。


2016年10月12日,李克强来到深圳湾创业广场,参观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相关主题展示,用“爱”的手势为听障创业团队加油。(图/@新华视点) 有权不可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这一概念。李克强谈到“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时说,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图/新华网) 没有就业, 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 “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李克强来到深圳考察人民就业、创业情况。(图/央视新闻联播截图)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21年4月19日,李克强在四川考察时来到广元沙河镇小学,了解办学条件、教师待遇等情况。(图/中国政府网)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应是“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是‘道德经济’。”李克强强调道,“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积累,虽然其中也有糟粕、更遭受过破坏,但其主体和精华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2015年2月9日,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与130余位参事、馆员及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举行座谈,畅聊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认为在当今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要深入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2014年11月,李克强来到浙江大学考察文化工作。他强调,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必须要有坚实的知识和文化底蕴作基石。(图/中国政府网) 整理 | 张思琪 编辑 | 钟凡舒校对 | 吴玉燕、邹蔚昀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