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安康
大家注意啦!
澳洲已经进入一年中最黑暗的一周。
而今天将是一年中最最黑暗的一天!
因为今天是澳洲的冬至。
今年,南半球的冬至在6月21日、也就是今天到来。
具体的时间是:
澳洲东部各州今天中午12:42分迎来冬至;
北领地和南澳是中午刚过迎来冬至;
西澳是10:42分冬至;
冬至这一天是澳洲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不过,每个州/领地具体的白昼时间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以下是澳洲各主要城市今天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及白昼时长。
在所有州和领地中,霍巴特的白昼时间最短,只有9个小时零1分钟,太阳落山时间也非常早,下午4点42分就没太阳了。
要是夏天,这个点还艳阳高照呢。
墨尔本的白昼时间全澳第二短,只有9个小时33分钟,太阳5点刚过就落山了。
而达尔文则拥有最长的白昼时间,足足有11个小时24分钟。
以冬至当日为中心,前后三天共计七天,构成了一年中阳光最少、最黑暗的一周。
2025年澳洲“最黑暗的一周”从6月18日(本周三)持续至6月24日(下周二)。
冬至过后,澳洲各地的白昼时间将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
这一趋势将持续六个月,直到南半球在12月21日至22日迎来夏至、也就是一天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
什么是冬至?
冬至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北半球或南半球倾斜角度达到最远离太阳位置的那一天。
地球之所以存在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地轴倾斜了23.5度。
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这一倾斜导致太阳照射角度随季节改变——夏季太阳高挂,冬季则低垂。
澳洲冬至这天,太阳将在最北端——北回归线上空直射,从南半球地面看,太阳角度最低,因此是地表直接接收热量最少的一天。
尽管冬至这天是全年获得阳光热能最少的一天,然而,澳洲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日子并不出现在冬至当天。
根据长期气象数据,最冷的月份通常是7月,而部分地区甚至要到8月初才迎来全年最冷的日子。
冬至的习俗
冬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冬至是个吉祥的日子,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换,预示否极泰来,值得庆贺。
因此,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于是冬至又称为“亚岁”。
不过南北各地习俗差异较大。
北方地区:吃饺子、喝羊汤
饺子是北方地区冬至的代表性食物,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寓意驱寒保暖。
一些北方地区,如山东滕州,冬至有喝羊肉汤的习俗,也有吃羊肉的,寓意驱除寒冷,滋补身体。
南方地区:吃汤圆、冬至肉
南方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也叫“冬至团”,寓意团圆和圆满。
江南水乡有冬至夜全家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据说能驱除疫鬼,预防疾病。
一些地区还有吃冬至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苏南地区则喜吃大葱炒豆腐。
广东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在冬至这天有吃冬至肉,祭祖的习俗,还会向亲朋好友送腊肉。
福建有“搓丸”、“贴丸”、“馈丸”的习俗,用糯米粉搓成各种形状的丸子,有红有白,寓意吉祥。
另外,南北方都有冬至祭祖的习俗。
在澳洲,冬至虽然不像在中国那样有仪式感,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节气与文化庆典的兴趣日增,一些地区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庆祝方式。
以下是澳洲冬至的一些常见习俗和庆祝活动:
篝火庆典(Winter Solstice Festivals)
多个城市和小镇会举办冬至主题的篝火夜,最著名的是塔州的“Dark Mofo节”(霍巴特举办),以其巨大的火堆、艺术装置、灯光展览和裸体冬泳而闻名。
火象征着驱散黑暗与寒冷,带来温暖与新生。
灯光与艺术庆典
在冬至前后,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等地常会举办冬季灯光节或户外装置艺术展,利用灯光打造梦幻场景。
例如墨尔本曾举办过“Lightscape”灯光步道活动,将皇家植物园打造成夜间奇幻森林。
冥想与反思
对一些注重自然节气的人而言,冬至是一年中最黑暗的一天,也是内省、沉静与规划未来的时机。
人们可能会在这天进行瑜伽、冥想、写下新年愿望,象征度过黑暗、迎接光明。
冬泳活动(特别在塔州)
在塔州「Dark Mofo」活动中,冬至清晨的裸泳仪式是亮点之一,参与者在冷冽海水中“重生”,象征洗净过去、迎接新的光明周期。
你今天准备怎么度过冬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