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悉尼华人区重镇Eastwood,一块“唐人街(145CT Chinatown)”的招牌日前已公开展示。
作为拟建“中国城”项目的第一步,它的低调出现,引来社区民众的关注和猜测。
项目负责人向记者承认,未来进程预计长期而缓慢,需要社区和各级政府共同协作。不过,至少已迈出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第一步”。
“周边非常可能会跟风起高楼”
记者本月留意到,在Eastwood商业区Progressive Ave靠近Hillview Rd路口,华超外冲里侧墙上,已新增悬挂了一块白色招牌。
招牌上写有“145CT”、“唐人街”和“Eastwood Chinatown)”等中英文字样,印有龙形图标。
项目负责人之一Yvonne Lei女士告诉记者,这是“中国城”(145CT)项目落实的开始,由她与家盈(Angela Jia)共同负责。
“这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第一步,”她说。
(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据其告知,这块牌子由支持商家提供,起名一事曾激起不少讨论。经过问卷调查、线下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最终定为“唐人街”。
“一直有两种不同的主流声音,‘中国城’或者‘唐人街’,当然还有一些非主流提法,比如‘东林镇’、‘华人街’和‘中华村’等。”
雷女士表示,下一步的计划是修建牌楼。根据长期发展蓝图,未来的“Eastwood华埠”将是新型的唐人街,会坐拥比较时尚的双子座购物中心,有停车楼,以满足人们对社区生活的基本追求。
“未来,随着当地唐人街的兴起,周边非常可能会跟风起高楼,”她说。
“过程曲折多变,很难预估”
记者在中文社交媒体上看到,有悉尼华人对此存有质疑。
有人表示,该名牌位置不起眼,且“不气派”;还有人对资金用途存疑,“200万就做了个这牌子?”
关于名牌张贴地点的选择,雷女士表示:“目前挂牌的地方是我们的支持商家提供的。”
她说,这只是该项目的第一步,“牌楼建起来后,会显眼很多。”
“Eastwood中国城项目”牌楼设计图(图片来源:供图)
事实上,今年4月,澳洲联邦大选激战之时,工党政策曾许诺,若胜选,将拨款200万澳元用于Eastwood中国城的建设。
不过,她表示,这笔资金还没到位,并预计将耗时很长。“这笔资金可用于建设一座标志性的唐人街牌楼,并进行道路绿化、街灯优化和公共空间等微观层面的美化。”
雷女士强调,该项目重视当地社区以及华人群体的积极作用。
“Burwood唐人街在并没有各级政府高调支持的情况下,依靠商家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如今,Eastwood唐人街已获得了地方、州与联邦各级政府代表的明确支持,我们更应该发挥商家的积极作用,政府支持和社区团结努力才可以双赢。”
(图片来源:供图)
此外,她坦言,项目组与各级政府代表互动良好,且希望在政府和民间投资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
“我们协会致力于做政府、本地社区以及华人团体的桥梁和纽带,把大家链接起来,为社区未来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雷还表示,该项目进程缓慢,很难预估具体时间表,“需要社区和各级政府联合做事,过程曲折多变,很难预估,只能说我们尽力团结各路力量,一步一步往前推动。”
“现在我们也就是开了个头。”她说,“145中国城项目进度和动态可登陆网站eastwoodchinatown.com.au,或关注Facebook(145CT-Eastwood Chinatown);145CT Uptown Funding用途请看官方链接Uptown Grant Program - Round 2 | NSW Government。”
“将世界的东方带到悉尼的西方”
2023年10月,当时的莱德(Ryde)市议会中,华裔议员李颖斌(Justin Li)提出在Eastwood建立“中国城”(简称“145CT”)的动议,获得全票通过。
在此之前,韩裔社区申请在Eastwood区Rowe St东侧设立“韩国城”获批,引发沸沸扬扬的争议。
“中国城”动议的初始提议者为Eastwood华人商会。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约48%的Eastwood居民为华裔背景,华人社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华人多在Rowe St西侧集中居住和经营,华商和店铺密集,吸引大量外来民众到访。
“145CT”愿景图(图片来源:供图)
另一位项目负责人、华裔女性企业家家盈表示,作为当地商家和居民,在看到“韩国城”标示出现在Eastwood时,“心里怪难受的。”
“这里是传统华人区,其他族裔都会争取文化和利益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行?”
华人企业家家盈(左)和Yvonne Lei(右)(图片来源:供图)
在萌生出创建“中国城”的想法后,家盈联合社区中的华人团体,一同在当地展开走访调查,并组织商家、民众联署了申请倡议书。
她说:“我是新移民,希望可以打造一座桥梁,将中华文化带到悉尼的西北华人区。”
此外, 她希望打破Eastwood“老、破、旧”的传统形象,共同创建一个“充满生机”的全新社区。
谈及火车站另一侧的“韩国城”,她希望实现和谐共赢。“两处可发挥协同效应,游客可来参观唐人街,然后去参观另一侧的韩国城,反之亦然。”
“韩国人都可以,我们也不能输阵!”
雷女士表示,“Eastwood中国城项目”目前已获得60多位商家及个人的支持,其中本地商家约有15家。
其提供的视频中,记者看到,不少商家迫切希望改造和升级该地区。
有商家呼吁停车问题亟待改进,也有商家认为,这里“缺少一个有特色的购物中心”。
他们均相信,中国城项目可以带动其繁荣,“让华人在社区更有凝聚力。”
早在2023年,Eastwood“韩国城”项目破土动工,引来华裔商家的不满。
他们曾向记者表示,“韩国人、越南人都可以,我们也不能输阵!”
支持商家黄女士(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商家黄女士在Eastwood经营一间广东肠粉店已有近3年,她告诉记者,“这里华人居多,如果我们都不争取自己的利益,谁会来帮助你?”
她坚定支持“唐人街”项目申请,并第一时间在联署表上签了名。
“我们中国人不能输,对面韩国街搞得风风火火,咱们也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