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软惹众怒!裁员近万,却申请6000份H1-B签证(图)

[复制链接]

34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49370
帖子
349371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0: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高喊“拥抱AI未来”的口号声中,微软悄然挥下裁员的重锤,却在同时,大手笔申请了数千份外籍技术劳工签证——这一冰冷的现实,点燃了美国本土员工的怒火。 近日,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将全球裁撤约9,00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4%,引发科技界与政治圈双重震荡。与此同时,有媒体披露微软在2025财年已申请多达6,000份H1-B签证,为大量引进外籍技术劳工铺路。这一“裁员+引进”操作,让不少美国本土员工感到愤怒与失望,也让“美国优先”政策的实践再度陷入争议。


根据微软声明,此轮裁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尤其是AI战略的推进。微软正在将重心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押注OpenAI和Azure云平台,向AI模型、数据中心及软件自动化持续投入数十亿美元。


尽管公司仍维持高盈利水平——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高达260亿美元、股价年内上涨近20%——但其高层认为,AI将使部分岗位“自然消失”,而企业必须率先瘦身,以适应“新技术驱动下的人力结构重构”。 但正当公司大规模裁员之时,大量申请H1-B外国技术工作签证的行为却引发外界强烈质疑。


H1-B签证是美国专为引进高技能外籍人才设立的非移民签证项目,允许企业雇佣外国人在美工作,签证周期为三年,可续签一次。签证通常绑定特定岗位与公司,持有人一旦被裁,便需在60天内找到新雇主或离境。


微软一贯是H1-B签证的主要申请者之一。根据美国移民局数据,2024财年微软递交了9,491份H1-B申请,几乎全部获批。而2025财年刚开始数月,就已有至少4,712份申请,非官方统计更推测近6,000份。 批评者指出,这些签证并非单纯用于“技术补缺”,而常被企业当作人力成本控制的工具。一方面,这些外籍员工相对稳定,因签证束缚更难跳槽;另一方面,其薪资往往低于同等级美国本土员工,企业可以“合法压价”。 移民研究学者史蒂文·卡马罗塔(Steven Camarota)表示:“商业界总是宣称美国缺乏技术人才,但实际数据从未真正支撑这一说法。” 微软的行为引发了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保守派群体激烈抨击。社交平台X上,保守派大号“Pine Baron”写道:“这是经济叛国!此刻批准一张H1-B签证就是对本国人民的背叛。” 还有网友愤怒喊话:“川普应立即冻结H1-B项目!微软未来十年都不该获得一张工作签证!” H1-B项目一直是川普支持者的众矢之的。他们认为这项制度让美国雇主优先雇用廉价外国劳工,侵蚀了本国技术岗位,特别是在经济放缓和裁员潮叠加的时刻更显刺眼。 尽管如此,川普本人并未就H1-B政策表态是否改革。目前,他主要聚焦在打击非法移民、执行大规模遣返行动等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移民措施上。 相较之下,包括埃隆·马斯克、共和党初选辩论明星拉马斯瓦米等科技界代表则坚定支持扩大H1-B名额,认为“美国需要更多高端移民维持技术优势”。 微软并非孤例。亚马逊在2024财年提交了9,200份H1-B申请,位居全美第一。该公司CEO贾西近日也宣布,将因AI发展逐步减少企业员工人数,并可能通过自然流动与裁员的方式进行。 据悉,亚马逊计划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并已暂停部分招聘。谷歌、Meta、Salesforce等科技巨头也在经历类似的“裁员+AI扩张”双轨变革。 这使得美国劳动力市场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白领初级岗位快速萎缩,大学毕业生面临竞争加剧,而传统“高薪稳定”的科技行业岗位也不再是“金饭碗”。 更令外界担忧的是,这波AI洗牌潮还未结束。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美国可能有1/3岗位将因自动化与AI转型而消失或重构。 在AI爆发、全球资本流动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微软式的重组早已成为新常态。但对于无数本地员工而言,忠诚与资历似乎越来越无法换来安全感,而“技术型移民”与“全球化人才流动”的议题也逐渐被政治化、情绪化。 正如卡马罗塔所说:“当整个制度对企业有利,它就难以改变。而民众对此的愤怒,则不断累积,迟早会引发政治冲击。” AI时代的“美国梦”,到底该属于谁?这个问题,也许还远未有答案。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