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即使没赚大钱,也能过得更快乐!一项刊登于《》的研究指出,真正能降低焦虑、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并非高收入,而是「良好的理财习惯」,研究特别强调,即便排除收入多寡的影响,只要能稳定存钱、准时缴清信用卡帐单,就能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换句话说,不用变有钱,只要会管钱,就能拥有更安心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项结果颠覆不少人对财富与幸福的既定印象。
▲澳洲研究证实,稳定储蓄比赚更多更能让人快乐。(图/pexels)
来自澳洲的开创性理财揭示了个人财务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意想不到的因果关系。在澳洲生活成本持续攀升,且民众心理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例如,15岁以上人口精神与行为障碍比例从2001年的9.6%显著增长至2022年的21.5%,这份利用长达22年澳洲家庭、收入与劳动力动态(HILDA)数据的研究成果,首次确立了持续的储蓄习惯与负责任的债务管理对个人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研究明确指出,养成规律的储蓄习惯并及时支付信用卡帐单,不仅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结果,更能鼓励个人采取健康的应因机制来管理压力,避免依赖药物滥用或逃避行为等负面策略。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积极的储蓄行为对男性的心理健康影响大于女性,且正向的财务行为与更高的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应对能力及整体幸福感分数息息相关。
这项发现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明确方向,用来设计更有效的策略来减轻不良金融行为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冲击,也为投资、就业行为带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