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都是幽灵餐厅
在墨尔本东南部远郊区Berwick,有一家外观看起来非常普通的汉堡店。
但谁能想到,这里面居然“藏”着多达15家不同品牌的餐厅,引发了公众对“幽灵厨房”(ghost kitchen)现象的热议。
这家名为Burgur的餐厅,地址位于High St 44号。
从Google地图上看,这里似乎只是一家汉堡店。
但在Uber Eats等外卖平台上,同一地址却注册了至少15个餐厅品牌。
这些品牌包括:Mad Mexican、MAD TACO、BurgerFI、IN OUT BUNS、GOLD BUNS、Milky Bun、CHICKEN、WING WING、MELT SHOP、Milky Scoop、Ronys、Wrap’d、Mr. Chips Man和American Fri,涵盖了墨西哥菜、炸鸡、冰淇淋、汉堡等多种品类。
它们的菜单内容高度重叠,很多菜品不仅名称相似,还使用完全相同的食物图片,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价格和配送费。
不少消费者因此感到困惑甚至恼火,原本以为是多样化的选择,结果却只是换了“马甲”的同一家店。
一位网友在Reddit上吐槽:“幽灵厨房真的太过分了。”
还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踩坑”经历。
他连续三次在Uber Eats上下单,点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菜品,以为可以尝到不同的美食,但外卖小哥每次都前往同一个地址取餐。
第一次他吃到有史以来最难吃的汉堡后,发誓再也不点这家的外卖了。
但第二次他换了个餐厅下单,可外卖小哥还是去了同一个地方。
第三次他点的是印度菜,本以为是不同的餐厅,结果仍是相同的厨房出品。“我最后直接卸载了Uber Eats。”
还有网友开玩笑说:“我们干脆都去ALDI买冷冻餐,自己也开个幽灵厨房。”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Uber Eats方面回应称,这些虚拟品牌都是合法且符合平台规范的。
平台发言人表示,虚拟餐厅为厨师和商家提供了灵活的试水空间,可以在不额外扩店的前提下测试不同菜系、触达更多顾客。
悉尼大学企业法与破产法教授Jason Harris也指出,类似操作并未违反澳洲消费者法。
“就像市面上的多个牙膏品牌,实际上可能都归属于同一家公司一样。”
尽管如此,部分消费者仍然对这种“一个厨房多个品牌”的运作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缺乏透明度,容易误导顾客。
|